论“班主任制”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从对“人”的研究转向对“制度”的研究 | 第10-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6页 |
三、现有文献分析 | 第16-18页 |
四、基本概念说明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我国“班主任制”的历史考察 | 第19-26页 |
一、清末训务部的成立 | 第19-20页 |
二、民国初年“级任教师制”的推行 | 第20-21页 |
三、民国初年其他学生管训制度 | 第21-24页 |
四、学级指导员:革命根据地的“班主任”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班主任制”的比较研究 | 第26-40页 |
一、美国相关制度介绍与特点分析 | 第26-30页 |
二、法国相关制度介绍与特点分析 | 第30-33页 |
三、日本相关制度介绍与特点分析 | 第33-36页 |
四、国外制度的启示 | 第36-40页 |
第三章 我国“班主任制”的现状分析 | 第40-54页 |
一、“班主任制”的现状描述 | 第40-42页 |
二、现行“班主任制”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三、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6-51页 |
四、对“班主任制”的改革与改革中的困扰 | 第51-54页 |
结语 走向“班主任制”的应为状态 | 第54-60页 |
一、对班主任职能的重新审视 | 第54-58页 |
二、对“班级”管理思路的反思与改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