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混合式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一、研究目的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二、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混合式学习概述第14-28页
 第一节 混合式学习的定义与内涵第14-20页
  一、混合式学习的定义第14-16页
  二、混合式学习的本质与内涵第16-18页
  三、混合式学习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四、混合式学习的模式第19-20页
 第二节 混合式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8页
  一、学习理论第20-23页
  二、教育传播理论第23-25页
  三、"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第25-26页
  四、活动理论第26-28页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第28-34页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特点分析第28-29页
  一、中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第28页
  二、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第28-29页
  三、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特点分析第29页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第29-31页
  一、调查设计第29-30页
  二、结果及分析第30-31页
 第三节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第31-34页
  一、理论上的可行性第31-33页
  二、现实条件的可行性第33-34页
第四章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第34-41页
 第一节 教学设计与混合式学习的联系第34-36页
 第二节 学习者特征分析第36-37页
  一、影响初中生学习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第36页
  二、学习者的初始能力与教学起点的确定第36-37页
  三、初中生的学习风格第37页
 第三节 教学目标及教学单元的设定第37-38页
  一、《端午的鸭蛋》教学目标第37-38页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目标第38页
 第四节 学习活动设计第38-41页
  一、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第38-39页
  二、学习活动组织第39页
  三、学习支持第39-40页
  四、学习活动评价第40-41页
第五章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案例应用研究第41-62页
 第一节 案例一的应用过程设计与结果讨论第41-50页
  一、《端午的鸭蛋》教学过程第41-48页
  二、辅助教学用的PPT教学幻灯片设计说明第48-49页
  三、分析与总结第49-50页
 第二节 案例二的应用过程设计与结果讨论第50-59页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过程第50-58页
  二、辅助教学用的Flash课件设计说明第58-59页
  三、分析与总结第59页
 第三节 教学案例实施总结第59-62页
  一、案例实施情况分析第60-61页
  二、案例实施总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第一节 研究的总结第62-63页
  一、研究的总结第62页
  二、研究的创新第62-63页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69页
 附录1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情况访谈提纲第66-67页
 附录2 关于初中生语文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第67-68页
 附录3 关于初中生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第68-69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