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0 前言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4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7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定义 | 第21-22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现状 | 第22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特点 | 第22-24页 |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经营和资产规模小,服务网络不健全 | 第24页 |
·服务理念落后,专业化服务水平低 | 第24-25页 |
·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25页 |
·缺乏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指标设计不合理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2 绩效评价理论分析 | 第27-36页 |
·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27-28页 |
·绩效的概念 | 第27页 |
·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27-28页 |
·绩效评价理论方法的比较 | 第28-34页 |
·360 度绩效评价法 | 第28-29页 |
·目标管理法 | 第29-30页 |
·标杆超越法(Benchmarking) | 第30-31页 |
·经济增加值(EVA) | 第31-32页 |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 第32-33页 |
·平衡计分卡(BSC)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3 基于平衡计分卡和KPI 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46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6-37页 |
·与企业战略相一致的原则 | 第36页 |
·整体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6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36-37页 |
·平衡性原则 | 第37页 |
·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 第37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业务流程分析 | 第37-39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5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流程 | 第39-40页 |
·企业目标分解与指标选择 | 第40-42页 |
·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利用KPI 确定关键指标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46-56页 |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比较 | 第46-48页 |
·AHP 与ANP | 第46-47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7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47-48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第48-50页 |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48-49页 |
·构造对比较阵 | 第49页 |
·计算权重,做一致性检验 | 第49-50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50-54页 |
·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对企业总战略目标影响权重分析 | 第50-51页 |
·财务层面各指标权重分析 | 第51-52页 |
·客户层面各指标权重分析 | 第52页 |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各指标权重分析 | 第52-53页 |
·学习与成长层面各指标权重分析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5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56-64页 |
·某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简介 | 第5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实施步骤 | 第56-58页 |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绩效综合评价 | 第58-63页 |
·定性指标的模糊评价 | 第58-61页 |
·定量指标的模糊评价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
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