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状态的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 第13-31页 |
第一节 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状态的表现类型 | 第13-21页 |
一、积极型教学情感 | 第13-17页 |
二、中间型教学情感 | 第17-18页 |
三、消极型教学情感 | 第18-21页 |
第二节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同情感状态的形成原因 | 第21-30页 |
一、对职业的热爱程度不同 | 第21-24页 |
二、自身的人文素养 | 第24-27页 |
三、教学情绪调控能力的高低 | 第27-28页 |
四、个体的性格特征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教师不同情感状态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 第31-42页 |
第一节 教师情感的导向功能 | 第31-36页 |
一、主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 第31-33页 |
二、营造不同的教学情境 | 第33-35页 |
三、传达给学生不同的审美情趣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教师情感的激励或遏制功能 | 第36-41页 |
一、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保持时间 | 第36-38页 |
二、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潜移默化作用 | 第38-39页 |
三、促进或促退学生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教师拥有积极情感状态的方法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 第42-43页 |
一、具有对语文教学的深切热爱之情 | 第42页 |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 第43-46页 |
一、增加知识储备 | 第44页 |
二、构建丰厚的专业知识结构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学会合理调控自身的情绪状态 | 第46-48页 |
一、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 | 第46页 |
二、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 第48-50页 |
一、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 | 第48-49页 |
二、养成良好的心态 | 第49页 |
三、扩展交流面、和谐人际关系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