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青少年修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中文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4页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第8-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 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1-14页
  1、研究思路第11页
  2、研究方法第11-12页
  3、创新之处第12-14页
一、“教学案一体化”理论概述第14-20页
 (一) 概念界定第14-15页
  1、教案第14页
  2、学案第14页
  3、教学案一体化第14-15页
 (二) “教学案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第15-20页
  1、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第15-16页
  2、个性化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第16-18页
  3、“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学基础第18-20页
二、“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第20-32页
 (一) 集体备课,形成学案第20-22页
 (二) 二次备课,形成“教学案一体化”第22-26页
 (三) 课堂教学,实施“教学案一体化”第26-30页
 (四) 评价与反思,完善“教学案一体化”第30-32页
三、“教学案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原则和价值功能第32-49页
 (一) 实践原则第32-39页
  1、主导性原则第32-34页
  2、主体性原则第34-35页
  3、活动性原则第35-37页
  4、时代性原则第37-39页
  5、开放性原则第39页
 (二) 价值功能第39-49页
  1、构建师生之间良好交流的平台第39-41页
  2、作为新的教学情境的载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41-43页
  3、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第43-47页
  4、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第47-49页
四、“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启示第49-53页
 (一) 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第49-50页
 (二) 提高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第50-51页
 (三) 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第51-53页
五、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主要学术成果第58-59页
附录一:对教师的调查表第59-63页
附录二:对学生的调查表第63-66页
后记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状态的研究
下一篇:江苏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