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4.1 识字教学方法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4.2 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的关系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4.3 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策略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1.4.4 综合评述 | 第20-22页 |
第2章 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30页 |
2.1 识字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 第22-23页 |
2.1.1 识字教学的目标 | 第22页 |
2.1.2 识字教学的任务 | 第22-23页 |
2.2 汉字文化的涵义、构成和表现 | 第23-28页 |
2.2.1 汉字文化的涵义 | 第23-24页 |
2.2.2 汉字文化的构成和表现 | 第24-28页 |
2.3 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价值 | 第28-30页 |
2.3.1 有利于激发识字兴趣 | 第28页 |
2.3.2 有利于提高识字效果 | 第28-29页 |
2.3.3 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 第29-30页 |
第3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教学现状分析 | 第30-51页 |
3.1 识字教学活动课例观察 | 第30-44页 |
3.1.1 课例观察计划 | 第30-31页 |
3.1.2 课例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31-44页 |
3.2 对低年级语文教师识字教学情况的访谈 | 第44-49页 |
3.2.1 访谈提纲设计 | 第44-45页 |
3.2.2 访谈教师的基本情况 | 第45页 |
3.2.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3.3 观察和访谈研究结论 | 第49-51页 |
第4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策略构建 | 第51-68页 |
4.1 策略构建的依据 | 第51-52页 |
4.1.1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第51页 |
4.1.2 根据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 | 第51页 |
4.1.3 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 | 第51-52页 |
4.2 策略建构的原则 | 第52-53页 |
4.2.1 整体了解原则 | 第52页 |
4.2.2 开放性原则 | 第52-53页 |
4.2.3 渗透性原则 | 第53页 |
4.3 策略的主要构成 | 第53-68页 |
4.3.1 汉字文化内容的选择策略 | 第54-58页 |
4.3.1.1 分析字形,了解汉字的造字文化 | 第54-55页 |
4.3.1.2 理解字义,了解汉字文化的时代特征 | 第55-57页 |
4.3.1.3 根据字音的变异现象,了解汉字的地域文化 | 第57-58页 |
4.3.2 汉字文化融入过程的实施策略 | 第58-68页 |
4.3.2.1 书画结合,掌握独体字 | 第58-59页 |
4.3.2.2 整体感知,有意义拆分合体字 | 第59-61页 |
4.3.2.3 繁体字简体字切换,优化识字教学 | 第61-63页 |
4.3.2.4 倡导万物启蒙课程,在大自然中进行识字教学 | 第63页 |
4.3.2.5 利用多媒体资源,多角度学习汉字 | 第63-66页 |
4.3.2.6 优化识字教学评价方式 | 第66-68页 |
第5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策略实施案例 | 第68-83页 |
5.1 案例一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 第68-74页 |
5.1.1 案例描述 | 第68-72页 |
5.1.2 案例分析 | 第72-74页 |
5.2 案例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 第74-81页 |
5.2.1 案例描述 | 第74-78页 |
5.2.2 案例分析 | 第78-81页 |
5.3 两个案例的综合分析 | 第81-8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3-8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3-84页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附录A | 第88-90页 |
附录B | 第90-92页 |
附录C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