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1.2.1 国内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外乳制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 第16-17页 |
1.2.3 乳制品冷链运输监测预警研究 | 第17-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2章 乳制品冷链运输监测要素分析与系统设计 | 第24-46页 |
2.1 乳制品冷链运输过程分析 | 第24-26页 |
2.1.1 乳制品冷链流程与特性 | 第24-25页 |
2.1.2 乳制品冷链运输方式 | 第25页 |
2.1.3 乳制品冷链运输装备 | 第25-26页 |
2.2 乳制品冷链运输过程中品质变化要素分析 | 第26-29页 |
2.2.1 温度对冷链运输中乳制品品质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2 操作行为对冷链运输中乳制品品质的影响 | 第28页 |
2.2.3 乳制品冷链运输中监测预警关键要素的确定 | 第28-29页 |
2.3 系统设计与元器件选型 | 第29-45页 |
2.3.1 系统设计 | 第29-31页 |
2.3.2 元器件选型 | 第31-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服务的硬件设计 | 第46-68页 |
3.1 硬件构件简介 | 第46-48页 |
3.1.1 硬件构件的概念 | 第47页 |
3.1.2 硬件构件的设计步骤 | 第47-48页 |
3.2 硬件构件设计 | 第48-57页 |
3.2.1 MCU硬件最小系统设计 | 第48-51页 |
3.2.2 蓝牙模块硬件构件设计 | 第51-52页 |
3.2.3 GPRS硬件构件设计 | 第52-53页 |
3.2.4 传感器硬件构件设计 | 第53页 |
3.2.5 定位模块硬件构件设计 | 第53-54页 |
3.2.6 存储模块硬件构件设计 | 第54-55页 |
3.2.7 电压调节硬件构件设计 | 第55-56页 |
3.2.8 电压监测硬件构件设计 | 第56-57页 |
3.3 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57-62页 |
3.3.1 奶罐传感节点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58-60页 |
3.3.2 奶罐车网关与低温乳冷藏车集成终端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60-62页 |
3.4 硬件样品设计 | 第62-65页 |
3.4.1 PCB设计 | 第62-63页 |
3.4.2 样品设计 | 第63-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4章 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服务的软件设计 | 第68-88页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68-69页 |
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简介 | 第69-72页 |
4.2.1 μC/OS-Ⅱ中的任务 | 第70-71页 |
4.2.2 任务的同步与通信 | 第71-72页 |
4.3 奶罐传感节点软件设计 | 第72-75页 |
4.3.1 驱动程序设计 | 第72-74页 |
4.3.2 数据包设计 | 第74-75页 |
4.4 任务设计 | 第75-84页 |
4.4.1 蓝牙任务 | 第75-77页 |
4.4.2 光照强度监测任务 | 第77-78页 |
4.4.3 温湿度监测任务 | 第78-80页 |
4.4.4 定位任务 | 第80-81页 |
4.4.5 存储任务 | 第81-82页 |
4.4.6 远程传输与预警任务 | 第82-84页 |
4.5 奶罐车网关软件设计 | 第84-86页 |
4.5.1 主函数设计 | 第84-85页 |
4.5.2 数据包设计 | 第85-86页 |
4.6 低温乳冷藏车集成终端软件设计 | 第86-87页 |
4.6.1 主函数设计 | 第86-87页 |
4.6.2 数据包设计 | 第8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服务应用测试 | 第88-100页 |
5.1 硬件测试 | 第88-94页 |
5.1.1 连接性测试 | 第89页 |
5.1.2 功能性测试 | 第89-94页 |
5.2 生乳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服务模拟测试 | 第94-96页 |
5.2.1 测试方案 | 第94-95页 |
5.2.2 测试结果 | 第95-96页 |
5.3 低温乳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服务应用测试 | 第96-99页 |
5.3.1 测试方案 | 第96-98页 |
5.3.2 测试结果 | 第98-9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0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参加的研究课题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