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三)课堂观察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课题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一)认知学习观 | 第13页 |
(二)结构教学观 | 第13页 |
(三)发现学习法 | 第13-14页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页 |
(一)知识观 | 第14页 |
(二)学生观 | 第14页 |
(三)学习观 | 第14页 |
三、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4-15页 |
四、归因理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物理学习困难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 第16-18页 |
一、学习困难概念界定 | 第16页 |
二、物理学习困难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 第16-18页 |
(一)物理学习困难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物理学习困难的分类 | 第17-18页 |
第四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因素调查分析 | 第18-34页 |
一、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 第18-28页 |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第18页 |
(二)问卷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8-28页 |
二、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初高中难度问题归因分析 | 第28页 |
三、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性别差异分析 | 第28-31页 |
(一)男女归因方面 | 第28-29页 |
(二)男女期望方面 | 第29页 |
(三)男女心理方面 | 第29-30页 |
(四)男女智力方面 | 第30-31页 |
(五)兴趣爱好方面 | 第31页 |
四、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地区差异分析 | 第31-34页 |
(一)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 第32页 |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五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转化策略 | 第34-44页 |
一、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全面分析教学学情 | 第34-35页 |
二、提高教师认识正视性别差异 | 第35-37页 |
(一)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归因及合理期望 | 第35页 |
(二)性别差异下的教学评价 | 第35-36页 |
(三)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第36-37页 |
三、提高家长认识重视对学生的陪伴 | 第37页 |
四、针对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情况的课堂实录与评析 | 第37-44页 |
(一)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液体”一节的课堂实录 | 第38-43页 |
(二)实践结果评析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