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学历的调节作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1 职业动机第12-16页
        1.1.1 职业动机的概念界定第12-13页
        1.1.2 职业动机的结构模型第13-14页
        1.1.3 职业动机的测量工具第14-15页
        1.1.4 职业动机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2 未来时间洞察力第16-19页
        1.2.1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1.2.2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测量工具第17-18页
        1.2.3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3 职业决策困难第19-21页
        1.3.1 职业决策困难的概念界定第19页
        1.3.2 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工具第19-20页
        1.3.3 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1.4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第21-23页
2 问题提出第23-25页
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3.1 研究目的第25页
    3.2 研究意义第25-26页
        3.2.1 理论意义第25页
        3.2.2 实践意义第25-26页
    3.3 研究创新点第26页
    3.4 研究假设第26-27页
4 研究一《大学生职业动机问卷》的编制第27-43页
    4.1 研究目的第27页
    4.2 大学生职业动机因素模型的理论建构第27-31页
        4.2.1 访谈第27-29页
        4.2.2 开放式调查第29-30页
        4.2.3 大学生职业动机问卷项目的编制与修订第30页
        4.2.4 大学生职业动机的因素模型第30-31页
    4.3 大学生职业动机问卷的预测第31-36页
        4.3.1 研究方法第31-32页
        4.3.2 结果分析第32-36页
    4.4 大学生职业动机问卷的正式施测第36-39页
        4.4.1 研究方法第36页
        4.4.2 结果分析第36-39页
    4.5 讨论第39-42页
        4.5.1 大学生职业动机模型与前人建构模型的比较第39-40页
        4.5.2 大学生职业动机预测问卷的结果讨论第40-41页
        4.5.3 大学生职业动机正式问卷的结果讨论第41-42页
    4.6 结论第42-43页
5 研究二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第43-71页
    5.1 研究目的第43页
    5.2 研究方法第43-44页
        5.2.1 研究工具第43-44页
        5.2.2 研究对象第44页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4页
    5.3 结果分析第44-63页
        5.3.1 共同方法偏差第44-45页
        5.3.2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第45-46页
        5.3.3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人口学差异第46-50页
        5.3.4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关系第50-51页
        5.3.5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回归分析第51-52页
        5.3.6 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模型第52-63页
    5.4 讨论第63-70页
        5.4.1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分析第63-65页
        5.4.2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人口学差异分析第65-67页
        5.4.3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分析第67-68页
        5.4.4 未来时间洞察力、职业动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回归分析第68页
        5.4.5 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模型:有调节的中介作用第68-70页
    5.5 结论第70-71页
6 总结论第71-72页
7 不足与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录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师实践性知识积累与分享研究--以石家庄市S中学语文教师为例
下一篇: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