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精益生产方式的起源与发展 | 第11-12页 |
1.2.2 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 第12-15页 |
1.2.3 精益生产对企业的好处 | 第15页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 第16-18页 |
第一部分 案例正文 | 第18-38页 |
第二章:A公司企业概况及推行精益生产的背景 | 第18-26页 |
2.1 A公司概况 | 第18-19页 |
2.2 A公司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2.3 A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的背景 | 第20-24页 |
2.3.1 日益增长的人力成本进一步压缩公司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 第20-21页 |
2.3.2 少量多样的客制化的市场需求 | 第21-22页 |
2.3.3 传统生产管理的问题日益突显 | 第22-23页 |
2.3.4 来自客户要求精益管理的声音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A公司精益生产推行的历程和主要措施 | 第26-38页 |
3.1 A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的历程 | 第26-30页 |
3.1.1 规划和组织 | 第26-27页 |
3.1.2 精益生产管理知识培训 | 第27页 |
3.1.3 精益生产改善实施阶段 | 第27-30页 |
3.1.4 精益持续改善制度地建立 | 第30页 |
3.2 A公司精益生产实施的主要措施 | 第30-35页 |
3.2.1 单元生产模式地实施 | 第31-34页 |
3.2.2 建立公司精益生产的评估体系 | 第34-35页 |
3.2.3 建立改善提案和评审奖励制度 | 第35页 |
3.3 A公司精益生产推行的成效 | 第35-37页 |
3.3.1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成果 | 第35-36页 |
3.3.2 提升A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 | 第36页 |
3.3.3 形成了精益持续改善的精益企业文化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第38-53页 |
第四章 A公司实施精益生产的成功要素分析 | 第38-48页 |
4.1 明确的战略目标 | 第38-41页 |
4.2 管理层的推动与支持 | 第41-42页 |
4.3 三现主义和目视化管理的结合 | 第42-44页 |
4.4 企业精益文化地建设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A公司实施精益生产的启示 | 第48-53页 |
5.1 建立符合精益生产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48-49页 |
5.2 克服精益变革中的组织惰性 | 第49-50页 |
5.3 走符合公司实际的精益之路 | 第50-51页 |
5.4 不足之处和对策建议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