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1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船吊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船吊系统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1 国内外吊物系统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外势流理论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船吊系统在波浪中耦合运动的数学建模 | 第19-2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多体动力学方法概述 | 第19-20页 |
2.3 船吊系统耦合运动的数学模型 | 第20-26页 |
2.3.1 船吊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21-24页 |
2.3.2 解的误差控制方法 | 第24-25页 |
2.3.3 求解方程的时间离散格式 | 第25页 |
2.3.4 关于线化处理问题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船舶水动力的计算方法 | 第27-43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定解条件 | 第27-28页 |
3.3 格林函数法 | 第28-30页 |
3.3.1 基本解的诱导速度计算公式 | 第28-29页 |
3.3.2 计算源强的积分公式 | 第29-30页 |
3.4 三维深水时域格林函数的计算 | 第30-39页 |
3.4.1 三维深水时域格林函数波动项的求解 | 第30-39页 |
3.4.2 关于时域格林函数的研究进展 | 第39页 |
3.5 水线面处的奇异性问题 | 第39-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网格生成技术和相关数值方法 | 第43-49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弹性伸缩网格的划分 | 第43-46页 |
4.2.1 船侧垂向母线与水线面相交的判定方法 | 第44页 |
4.2.2 平面四边形面元的建立 | 第44-45页 |
4.2.3 点源的内置 | 第45-46页 |
4.3 数值方法 | 第46-48页 |
4.3.1 分布源积分方程的离散 | 第46页 |
4.3.2 波浪力的计算 | 第46-47页 |
4.3.3 差步迭代法 | 第47-48页 |
4.3.4 船吊系统耦合运动的计算流程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计算方法和程序代码的验证 | 第49-59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潜球垂荡运动计算 | 第49-55页 |
5.2.1 对称性的应用 | 第49-50页 |
5.2.2 潜球大幅运动垂荡力的级数解 | 第50-51页 |
5.2.3 算例中的参数设定 | 第51页 |
5.2.4 计算结果 | 第51-55页 |
5.3 静水中的船吊耦合运动计算 | 第55-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波浪中的船吊耦合运动计算 | 第59-71页 |
6.1 引言 | 第59页 |
6.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9-69页 |
6.2.1 无吊物时的船体横摇运动计算 | 第59-63页 |
6.2.2 改变吊物质量对船吊系统耦合运动的影响 | 第63-65页 |
6.2.3 改变船宽对船吊系统耦合运动的影响 | 第65-67页 |
6.2.4 改变吊点位置对船吊系统耦合运动的影响 | 第67-68页 |
6.2.5 释放吊绳对船吊系统耦合运动的影响 | 第68-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7.1 总结 | 第71页 |
7.2 展望 | 第71-74页 |
7.2.1 船吊系统耦合运动深化研究 | 第71-72页 |
7.2.2 多体动力学理论在船舶总体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72页 |
7.2.3 动力学逆问题在船吊系统中的应用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