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江苏邮政研究(1866-1911)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6页 |
三、研究方法与关注重点 | 第16页 |
四、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五、所用资料及其相关界定 | 第17-21页 |
第一章 近代江苏邮政的开端 | 第21-71页 |
第一节 古代江苏的通信机制 | 第21-30页 |
一、古代江苏的邮驿 | 第21-26页 |
二、古代江苏的烽火 | 第26-28页 |
三、古代江苏的民信局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太平天国疏附衙和近代江苏民信业的兴起 | 第30-33页 |
一、太平天国疏附衙 | 第30-31页 |
二、近代江苏民信业兴起 | 第31-33页 |
第三节 镇江海关兼办邮务 | 第33-35页 |
一、“客邮”侵入中国 | 第33-34页 |
二、镇江邮务办事处——江苏邮政的雏形 | 第34-35页 |
第四节 镇江海关试办邮政 | 第35-40页 |
一、镇江海关试办邮政 | 第35-36页 |
二、天津——镇江骑差邮路 | 第36-40页 |
第五节 江苏华洋书信馆 | 第40-50页 |
一、华洋书信馆—官督商办邮政的尝试 | 第40-42页 |
二、清江、扬州和镇江华洋书信馆的倡设与夭折 | 第42-48页 |
四、昙花一现——苏州华洋书信馆 | 第48-50页 |
第六节 镇江大龙邮票 | 第50-71页 |
一、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酝酿和诞生 | 第50-56页 |
二、大龙邮票在镇江发行 | 第56-71页 |
第二章 大清江苏邮政建立和初步发展 | 第71-103页 |
第一节 大清江苏邮政正式开办 | 第71-87页 |
一、大清邮政官局的成立 | 第71-78页 |
二、江苏邮政官局的创设 | 第78-84页 |
三、江苏邮政与海关分离 | 第84-87页 |
第二节 大清江苏邮政与“客邮”、民信局及驿站关系 | 第87-103页 |
一、清末“客邮”染指江苏 | 第87-92页 |
二、清末江苏民信局的衰微 | 第92-100页 |
三、清末江苏驿站的裁撤 | 第100-103页 |
第三章 清末江苏邮政组织管理及邮路拓展 | 第103-127页 |
第一节 清末江苏邮政组织机构衍变 | 第103-106页 |
一、组织机构衍变 | 第103-104页 |
二、人事管理制度 | 第104-105页 |
三、薪资待遇 | 第105-106页 |
第二节 邮政资费 | 第106-117页 |
一、邮务办事处时期 | 第106-107页 |
二、海关试办邮政时期 | 第107-109页 |
三、大清邮政正式开办时期 | 第109-117页 |
第三节 网路拓展 | 第117-127页 |
一、局所建设 | 第117-119页 |
二、邮政队伍壮大 | 第119-121页 |
三、邮路开拓 | 第121-127页 |
第四章 清末江苏邮政业务初显成效 | 第127-145页 |
第一节 邮件业务快速发展 | 第127-131页 |
第二节 持续升温的包裹业务 | 第131-139页 |
一、普通包裹价值俱见增长 | 第132-135页 |
二、保价包裹业务益增 | 第135-139页 |
第三节 汇兑业务的良好态势 | 第139-145页 |
一、汇兑局所建设 | 第139-142页 |
二、汇兑业务的良好发展势头 | 第142-145页 |
结语 | 第145-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