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7-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知识型员工 | 第17页 |
2.1.2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第17页 |
2.1.3 激励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4 激励的作用 | 第18-19页 |
2.2 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9-21页 |
2.2.2 过程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行为强化激励理论 | 第22-23页 |
2.2.4 综合激励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 | 第24-32页 |
3.1 公司概况 | 第24-26页 |
3.1.1 行业概况 | 第24-25页 |
3.1.2 HJY公司概况 | 第25-26页 |
3.2 公司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特征 | 第26-30页 |
3.2.1 公司知识型员工构成分析 | 第26-29页 |
3.2.2 公司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第29-30页 |
3.3 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问卷调查 | 第30-32页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0页 |
3.3.2 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满意度反映 | 第30-32页 |
第4章 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2-37页 |
4.1 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1.1 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4.1.2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4.1.3 精神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1.4 个人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4.1.5 公司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4.2 成因剖析 | 第35-37页 |
4.2.1 管理理念落后 | 第35页 |
4.2.2 缺乏企业文化建设 | 第35-36页 |
4.2.3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 第36-37页 |
第5章 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措施改进 | 第37-46页 |
5.1 优化薪酬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5.1.1 调整薪酬结构 | 第37页 |
5.1.2 实行薪酬与绩效挂钩 | 第37-38页 |
5.2 建立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38-40页 |
5.2.1 部门绩效考核制度 | 第39-40页 |
5.2.2 人员绩效考核优化 | 第40页 |
5.3 建立多元创新的激励内容 | 第40-43页 |
5.3.1 构建HJY公司知识型员工双通道职业发展激励机制 | 第40-42页 |
5.3.2 加大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情感投资,注重团队激励 | 第42-43页 |
5.4 培训成长优化与完善 | 第43-44页 |
5.4.1 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方式 | 第43页 |
5.4.2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建设 | 第43-44页 |
5.5 创造良好公司环境 | 第44-46页 |
5.5.1 大力宣扬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 第44-45页 |
5.5.2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 第45-46页 |
第6章 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保障措施 | 第46-50页 |
6.1 加强高层管理认识 | 第46页 |
6.2 深化知识型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 第46-47页 |
6.3 建立竞争机制 | 第47页 |
6.4 建立完善配套制度 | 第47-48页 |
6.5 完善激励信息反馈与调整 | 第48-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HJY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调查问卷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