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比值定义法”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课标》的要求第9页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1.3 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发展及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7页
        1.3.1 课题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课题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3 课题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比值定义法”教育的目标体系与实施策略第17-27页
    2.1 初中教材中“比值定义法”教育内容分析及目标体系第17-19页
        2.1.1 行为动词界定第17-18页
        2.1.2 “比值定义法”目标体系列表第18-19页
    2.2 物理概念的构建第19-20页
        2.2.1 物理概念的定义第19页
        2.2.2 物理概念的构建原则第19-20页
        2.2.3 物理概念的构建方法第20页
    2.3 “比值定义法”建立物理概念第20-23页
        2.3.1 “比值定义法”的内涵第21-22页
        2.3.2 “比值定义法”的比较流程第22-23页
    2.4 “比值定义法”教学实施策略第23-25页
    2.5 “知、法、情”三线并行教学模式第25-27页
        2.5.1 三线并行教学模式的意义第26页
        2.5.2 “知、法、情”三线并行教学设计第26-27页
第三章 “比值定义法”教学实践第27-36页
    3.1 《密度》教学实践第27-30页
        3.1.1 问题的提出及模型建立第28页
        3.1.2 实验探究及结论第28-30页
    3.2 《速度》教学实践第30-32页
        3.2.1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第30-31页
        3.2.2 “速度”概念的构建第31-32页
    3.3 《压强》教学实践第32-36页
        3.3.1 常规教学片段第32-33页
        3.3.2 科学方法教学片段第33-34页
        3.3.3 科学方法教学的优化与重塑第34-36页
第四章 实效性评价第36-48页
    4.1 “比值定义法”方法教育的检测评价第36-37页
        4.1.1 检测评价的意义第36页
        4.1.2 检测评价的内容第36-37页
        4.1.3 检测评价的方式第37页
    4.2 “比值定义法”方法教育的调查问卷编制第37-48页
        4.2.1 科学方法调查问卷(初一卷)第37-40页
        4.2.2 科学方法调查问卷(初二卷)第40-43页
        4.2.3 科学方法调查问卷(初三卷)第43-48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附录 1第52-54页
附录 2第54-56页
附录 3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物理学困生现状调查及教学改进策略
下一篇:图表法优化初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