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一) 教师权威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2-14页
  (二) 教师威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4-15页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5-17页
第一部分 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的理论辨析第17-21页
 一、论文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一) 人际关系理论第17页
  (二) 社会学习理论第17-18页
 二、基本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教师威信的概念第18页
  (二) 教师威信的构成第18-19页
  (三) 普通高中的概念第19页
  (四) 教师的概念第19页
  (五) 科任教师的概念第19页
  (六) 主科科任教师的概念第19页
 三、相关概念辨析第19-21页
  (一) 教师威信与教师威严的区别第19-20页
  (二) 教师威信与教师权威的区别第20-21页
第二部分 论文研究方法第21-22页
 一、文献资料法第21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21页
 三、访谈法第21页
 四、观察法第21-22页
第三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第22-28页
 一、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树立的必要性第22页
 二、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树立的作用第22-24页
  (一) 树立教师威信是高中主科科任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第22-23页
  (二) 树立教师威信是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第23页
  (三) 树立教师威信是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第23-24页
 三、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存在的问题第24-28页
  (一) 客观方面第24-25页
  (二) 主观方面第25-28页
第四部分 影响教师威信树立的诸要素第28-41页
 一、教师的外在威信第28-35页
  (一) 教师的仪表第28-29页
  (二) 教师的言语行为第29-32页
  (三)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第32-35页
 二、教师的内在威信第35-41页
  (一) 教师的情感威信第35-36页
  (二) 教师的道德威信第36-38页
  (三) 教师的知识威信第38-39页
  (四) 教师的能力威信第39-41页
第五部分 树立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的对策思考第41-49页
 一、客观因素第41-42页
  (一) 拓宽学生的思维,避免囿于学业第41页
  (二) 赋予科任教师一定的班级管理权限第41-42页
  (三) 增加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机会第42页
 二、主观因素第42-49页
  (一) 主科科任教师应该建立起正确的威信认知第42页
  (二) 主科科任教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威信情感第42-43页
  (三) 主科科任教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威信意志第43页
  (四) 主科科任教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威信行为第43-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附录第51-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价值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下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