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10页 |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20页 |
| 1.2.1 拓扑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水平集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1.2.3 柔顺机构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9-20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水平集拓扑优化方法理论 | 第22-32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水平集方法原理 | 第22-23页 |
| 2.3 有限元分析 | 第23-25页 |
| 2.3.1 有限元分析方法实现 | 第23-24页 |
| 2.3.2 有限元分析数学表达 | 第24-25页 |
| 2.4 水平集方程的构建和求解 | 第25-28页 |
| 2.4.1 水平集方程的构建 | 第25-26页 |
| 2.4.2 Hamilton-Jacobi方程的求解 | 第26-28页 |
| 2.4.3 水平集方程的求解 | 第28页 |
| 2.5 符号距离重新初始化以及收敛性判断 | 第28-30页 |
| 2.5.1 水平集函数符号距离重新初始化 | 第28-29页 |
| 2.5.2 水平集函数收敛性判断 | 第29-30页 |
| 2.6 水平集方法算法实现 | 第30-31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优化模型的建立以及速度场的求解 | 第32-41页 |
| 3.1 引言 | 第32页 |
| 3.2 分布式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 3.2.1 分布式柔顺机构简介 | 第32-33页 |
| 3.2.2 数学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3.3 演化速度场的构建以及扩展 | 第34-36页 |
| 3.3.1 速度场的求解 | 第34-36页 |
| 3.3.2 速度场的扩展 | 第36页 |
| 3.4 位移反向机构 | 第36-39页 |
| 3.4.1 机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 3.4.2 速度场的求解 | 第37-39页 |
| 3.5 夹钳机构 | 第39-40页 |
| 3.5.1 夹钳机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9页 |
| 3.5.2 速度场的求解 | 第39-4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水平集方法应用于柔顺机构拓扑优化 | 第41-50页 |
| 4.1 引言 | 第41页 |
| 4.2 位移反向机构 | 第41-45页 |
| 4.2.1 拓扑结构迭代优化 | 第41-44页 |
| 4.2.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4.3 夹钳机构设计 | 第45-49页 |
| 4.3.1 拓扑结构迭代优化 | 第45-48页 |
| 4.3.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4.4 应用扩展 | 第4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两种结构的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研究 | 第50-65页 |
| 5.1 引言 | 第50页 |
| 5.2 ANSYS软件算例仿真 | 第50-54页 |
| 5.2.1 位移反向机构 | 第51-52页 |
| 5.2.2 夹钳机构 | 第52-54页 |
| 5.3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54-59页 |
| 5.3.1 实验用具的选择 | 第54-58页 |
| 5.3.2 实验平台搭建简介 | 第58-59页 |
| 5.4 实验结果以及误差分析 | 第59-64页 |
| 5.4.1 试验方案 | 第59-60页 |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