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课程资源生成模式研究--以《摄影摄像艺术》课程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第8页
        1.1.2 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生成性资源的价值凸显第8-9页
        1.1.3 《摄影摄像艺术》课程学习中动态资源的缺失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资源生成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摄影摄像类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探索第16-28页
    2.1 生成性资源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2.1.1 生成性资源的概念第16-17页
        2.1.2 生成性资源的价值和特点第17-18页
        2.1.3 生成性资源的评价第18-19页
    2.2 混合式学习环境的相关研究第19-21页
        2.2.1 混合式学习环境的概念第19-20页
        2.2.2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资源生成第20-21页
    2.3 理论基础第21-26页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2-23页
        2.3.2 生成学习理论第23-24页
        2.3.3 交互层次理论第24-26页
    2.4 资源生成的开发方法第26-28页
第三章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资源生成模式的设计第28-43页
    3.1 生成资源生成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第28-30页
    3.2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资源生成模式设计要素第30-33页
        3.2.1 引导生成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第30-31页
        3.2.2 支持生成的环境设计第31-32页
        3.2.3 持续生成的多元评价设计第32-33页
    3.3 促进资源生成的设计原则第33-34页
        3.3.1 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第33-34页
        3.3.2 个体学习与交互活动的平衡第34页
    3.4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资源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37页
    3.5 形成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资源生成模式第37-43页
第四章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资源生成模式的教学实验第43-69页
    4.1 实验思路第43页
    4.2 前期分析第43-44页
        4.2.1 学习者分析第43页
        4.2.2 课程分析第43-44页
    4.3 实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44-54页
        4.3.1 第一轮:摄影构图第44-49页
        4.3.2 第二轮:人像摄影第49-54页
    4.4 应用效果分析第54-66页
        4.4.1 第一轮应用效果分析第54-59页
        4.4.2 第二轮应用效果分析第59-66页
    4.5 《摄影摄像艺术》课程实施反思与总结第66-69页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第69-71页
    5.1 研究成果第69页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9-71页
        5.2.1 研究不足第69-70页
        5.2.2 研究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附录2:《摄影摄像课程》学习效果调查问卷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的深度协同推荐方法研究
下一篇: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执行力的模型构建及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