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1 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 | 第10-11页 |
1.2.2 有利于实现有效评价 | 第11页 |
1.2.3 有利于揭示学生学习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规律 | 第11页 |
1.2.4 有利于推进化学课程改革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3.1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1.3.2 高中有机物分子结构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的设计 | 第18-2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4 研究程序 | 第19-21页 |
第2章 高中生有机物分子结构假设性学习水平的建构 | 第21-30页 |
2.1 高中生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学习要求和知识体系 | 第21-26页 |
2.1.1 课程标准对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要求 | 第21-22页 |
2.1.2 教科书中对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编排 | 第22-24页 |
2.1.3 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题对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考查 | 第24-26页 |
2.2 高中“有机物分子结构”知识体系 | 第26-27页 |
2.3 高中生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假设性学习水平层级的建构 | 第27-30页 |
第3章 高中生有机物分子结构学习水平的检测研究 | 第30-46页 |
3.1 第一轮调查研究 | 第30-38页 |
3.1.1 测试卷的编制与被试的选择 | 第30-31页 |
3.1.2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第31页 |
3.1.3 调查研究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 第31-37页 |
3.1.4 高中生有机物分子结构假设性学习水平的修正 | 第37-38页 |
3.2 第二轮调查研究 | 第38-46页 |
3.2.1 被试对象的选择与调查研究的实施 | 第38-39页 |
3.2.2 调查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39-46页 |
第4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6-48页 |
4.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46页 |
4.2 教学建议 | 第46-47页 |
4.3 反思与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A | 第51-52页 |
附录B | 第52-54页 |
附录C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