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校教学改革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高校教学质量滑坡引起的反思 | 第11页 |
·研究性学习对高校教学改革的优势作用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9-20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20页 |
·研究的不足及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及高校教学改革相关概念 | 第21-25页 |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 第21-24页 |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 第21-22页 |
·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研究性教学 | 第22页 |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第22-24页 |
·高校教学改革的概念 | 第24-25页 |
·教学、改革的内涵 | 第24页 |
·高校教学改革的内涵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高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5-33页 |
·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忽视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 第25-26页 |
·讲授法仍是高校教师的普遍方法 | 第26页 |
·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创新意识 | 第26-27页 |
·教学实践、实习的机会较少 | 第27页 |
·高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高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 第27-28页 |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需要 | 第28页 |
·高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要 | 第28-29页 |
·高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 第29-33页 |
·高校学生具备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 第29-30页 |
·高校教师有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 第30页 |
·高校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舞台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校教学改革探索 | 第33-47页 |
·高校教学改革的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 第33-36页 |
·价值观——更加关注人的主体发展 | 第33-34页 |
·质量观——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 第34-35页 |
·办学观——发扬大学精神,形成特色 | 第35-36页 |
·高校教学改革的内容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 第36-43页 |
·“四个重视”的教学目标 | 第36-38页 |
·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 | 第38-39页 |
·加大选修课比例,推行“三+一”学制 | 第39-40页 |
·把教学评价“嵌入”课堂 | 第40-41页 |
·加强引导型的教学方法 | 第41-42页 |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 | 第42-43页 |
·高校教学改革的氛围环境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 第43-47页 |
·建设完备的校园网络 | 第43-44页 |
·建设高校软性环境 | 第44页 |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 第44-45页 |
·建设科学研究基地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