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英语课程标准 | 第17-18页 |
2.1.2 新课程改革 | 第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2.2.3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3.1 教师专业成长的周期与规律 | 第22页 |
2.3.2 终身教育理论 | 第22-23页 |
2.3.3 终身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2.3.4 新课改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渭城区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 | 第25-31页 |
3.1 调查的设计 | 第25-27页 |
3.1.1 调查对象 | 第25页 |
3.1.2 调查目的 | 第25页 |
3.1.3 调查方法与工具 | 第25-27页 |
3.2 调查的步骤 | 第27-28页 |
3.2.1 问卷调查 | 第27页 |
3.2.2 访谈的实施 | 第27页 |
3.2.3 课堂观察的实施 | 第27-28页 |
3.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8-31页 |
3.3.1 师资队伍结构现状 | 第28页 |
3.3.2 教学工作现状 | 第28-29页 |
3.3.3 专业发展现状 | 第29页 |
3.3.4 在职培训现状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渭城区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1-44页 |
4.1 存在的问题 | 第31-38页 |
4.1.1 有经验的老教师及骨干教师数量较少 | 第31-32页 |
4.1.2 转岗教师比例过大 | 第32-33页 |
4.1.3 生师比例失衡 | 第33-35页 |
4.1.4 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欠缺 | 第35-36页 |
4.1.5 教师在职培训针对性不强 | 第36-38页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4页 |
4.2.1 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 | 第38-39页 |
4.2.2 学校领导对于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9-40页 |
4.2.3 教师招录制度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合理性发展 | 第40页 |
4.2.4 小学学科设置加重了小学英语教师的负担 | 第40-42页 |
4.2.5 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淡薄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渭城区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 第44-50页 |
5.1 实行多种招录方式,改善小学英语师资队伍结构 | 第44-45页 |
5.1.1 严把新进专任教师入口关 | 第44页 |
5.1.2 整合本科类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 | 第44-45页 |
5.1.3 出台编外教师单独招考的政策规定 | 第45页 |
5.2 重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 第45-46页 |
5.2.1 定期评选小学英语骨干教师 | 第45-46页 |
5.2.2 加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管理 | 第46页 |
5.2.3 建立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激励机制 | 第46页 |
5.3 重视科研,实现以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46-47页 |
5.3.1 树立良好的科研观念意识 | 第46-47页 |
5.3.2 培养教育科研能力 | 第47页 |
5.3.3 完善教育科研工作制度 | 第47页 |
5.4 实施有效培训,提升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素质 | 第47-48页 |
5.4.1 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开展培训 | 第47-48页 |
5.4.2 建立新的“院—校”协作培训模式 | 第48页 |
5.5 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后勤保障机制 | 第48-50页 |
5.5.1 加大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 第48页 |
5.5.2 切实减轻小学英语教师负担 | 第48页 |
5.5.3 改善小学英语教师的生活条件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54-57页 |
附录2:访谈提纲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