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一) 作文 | 第10-11页 |
(二) 作文教学 | 第11-12页 |
二、初中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 | 第12-14页 |
(一) 缺少系统性的作文训练教材导致作文低效 | 第12-13页 |
(二)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急功近利心态导致作文低效 | 第13页 |
(三) 现行的综合性学习形式导致作文低效 | 第13-14页 |
三、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第14-37页 |
(一)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 第14-19页 |
1. 活用课后练习,增加练笔机会 | 第14页 |
2. 利用教材,多形式练笔 | 第14-19页 |
(二) 作文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 第19-22页 |
1. 提供形象的素材 | 第19-20页 |
2. 激发写作的兴趣 | 第20-21页 |
3. 激活想象思维 | 第21页 |
4. 提高点评的效率 | 第21-22页 |
(三) 作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 第22-24页 |
1.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 第22-23页 |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第23页 |
3. 培养学生分析与思考能力 | 第23-24页 |
4. 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第24页 |
(四) 提倡作文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多元化 | 第24-32页 |
1. 作文内容生活化 | 第24-31页 |
2. 教学形式多元化 | 第31-32页 |
(五) 提倡作文语言个性化 | 第32-35页 |
1. 语言个性化的决定因素 | 第32页 |
2. 语言个性缺失的原因 | 第32页 |
3. 训练学生语言个性化的策略 | 第32-35页 |
(六) 实行作文评价多元化 | 第35-37页 |
1. 学生自评 | 第35页 |
2. 小组评价 | 第35-36页 |
3. 班级评价 | 第36页 |
4. 教师评价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