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变速器论文

新型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方案分析与性能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第10-12页
        1.2.1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第10-11页
        1.2.2 机械无级式自动变速器(CVT)第11页
        1.2.3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第11-12页
        1.2.4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第12页
    1.3 AMT与DCT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离合器的控制第13页
        1.3.2 发动机的控制第13页
        1.3.3 换挡规律的制定第13-14页
        1.3.4 换挡品质的优化第14页
        1.3.5 执行机构的设计第14页
    1.4 AMT应用现状第14-16页
        1.4.1 AMT国外应用现状第14-15页
        1.4.2 AMT国内应用现状第15-16页
    1.5 DCT应用现状第16-18页
        1.5.1 DCT国外应用现状第16-17页
        1.5.2 DCT国内应用现状第17-18页
    1.6 课题研究内容第18-21页
2 新型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结构特性分析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N-AMT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1-25页
        2.2.1 总体结构第21页
        2.2.2 行星齿轮机构特性分析第21-23页
        2.2.3 N-AMT工作原理第23-25页
    2.3 N-AMT的特点第25页
    2.4 主要组成部件参数第25-28页
        2.4.1 驱动系统第25-26页
        2.4.2 变速机构第26-27页
        2.4.3 动力耦合装置第27页
        2.4.4 同步器第27页
        2.4.5 整车参数第27-28页
    2.5 八挡N-AMT方案第28-29页
    2.6 N-AMT工作模式分析第29-33页
        2.6.1 停车模式第29-30页
        2.6.2 停车起动模式第30页
        2.6.3 起步模式第30-31页
        2.6.4 DCT模式第31页
        2.6.5 AMT1 模式第31-32页
        2.6.6 AMT2 模式第32-33页
    2.7 本章小结第33-35页
3 新型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集成方案仿真分析第35-59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参数方案第35-37页
        3.2.1 六挡N-AMT方案第35-36页
        3.2.3 十挡N-AMT方案第36-37页
    3.3 性能评价指标第37-40页
        3.3.1 动力性第37-38页
        3.3.2 经济性第38-39页
        3.3.3 参考指标第39-40页
    3.4 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第40-44页
        3.4.1 离合器数学模型第40-41页
        3.4.2 起步阶段第41-42页
        3.4.3 换挡阶段第42-43页
        3.4.4 循环工况发动机控制第43-44页
    3.5 仿真模型第44-47页
        3.5.1 动力性第44-46页
        3.5.2 经济性第46-47页
    3.6 仿真分析第47-57页
        3.6.1 五挡AMT仿真结果第47-49页
        3.6.2 仿真模型准确性分析第49-50页
        3.6.3 各方案仿真结果分析第50-57页
    3.7 参数方案对比分析第57-58页
        3.7.1 变速器结构分析第57页
        3.7.2 方案对比第57-58页
    3.8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新型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第59-81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性能评价指标第59-64页
        4.2.1 动力性第59-61页
        4.2.2 离合器/制动器滑摩功第61页
        4.2.3 同步器性能评价指标第61-64页
    4.3 起步换挡过程与模式切换分析第64-68页
        4.3.1 起步过程分析第64-65页
        4.3.2 换挡过程分析第65-67页
        4.3.3 模式切换分析第67-68页
    4.4 动力学模型与分析第68-74页
        4.4.1 动力学模型第68-69页
        4.4.2 动力学分析第69-74页
    4.5 起步换挡控制第74-80页
        4.5.1 起步阶段第74-77页
        4.5.2 换挡阶段第77-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5 新型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建模与仿真分析第81-93页
    5.1 引言第81页
    5.2 仿真模型第81-83页
        5.2.1 起步阶段模型第81-82页
        5.2.2 换挡阶段模型第82-83页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83-88页
        5.3.1 动力性第83-85页
        5.3.2 离合器/制动器滑摩功第85-86页
        5.3.3 同步器性能第86-88页
    5.4 性能对比分析第88-92页
        5.4.1 仿真结果对比第88-90页
        5.4.2 试验结果对比第90-92页
    5.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6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93-95页
    6.1 全文总结第93页
    6.2 工作展望第93-95页
致谢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附录第101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1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1页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温度影响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执行器部分故障容错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PLC的电封闭式汽车变速器疲劳寿命试验台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