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和《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比较研究 | 第14-19页 |
2.1 课程性质的比较 | 第14-15页 |
2.2 课程基本理念的比较 | 第15页 |
2.3 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 | 第15-16页 |
2.4 课程目标的比较 | 第16页 |
2.5 两版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16-19页 |
2.5.1 相同点 | 第16-17页 |
2.5.2 不同点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人教版”物理教材(2012版)和“浙教版”科学教材(2012版)物理部分的整体分析 | 第19-24页 |
3.1 对人教版物理教材的分析 | 第19-21页 |
3.1.1 主线突出,侧重知识获得 | 第19页 |
3.1.2 课外阅读,提高科学素养 | 第19-20页 |
3.1.3 强调核心概念,便于理解记忆 | 第20页 |
3.1.4 明确课标要求,重视知识与技能 | 第20-21页 |
3.2 对浙教版科学教材物理部分的分析 | 第21-24页 |
3.2.1 寓教于乐,侧重过程探究 | 第21-22页 |
3.2.2 课内阅读,科学性实用性并重 | 第22页 |
3.2.3 理清知识脉络,培养建构能力 | 第22页 |
3.2.4 重视研究性学习,课题贴近生活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人教版”物理教材(2012版)和“浙教版”科学教材(2012版)物理部分的具体比较研究 | 第24-46页 |
4.1 教材编排结构的比较研究 | 第24-31页 |
4.1.1 组织结构的对比 | 第24-30页 |
4.1.2 内容结构的对比 | 第30-31页 |
4.2 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 | 第31-40页 |
4.2.1 栏目内容的对比 | 第32-39页 |
4.2.2 栏目数量的对比 | 第39-40页 |
4.3 教材插图设计的比较研究 | 第40-44页 |
4.3.1 插图艺术性的对比 | 第40-43页 |
4.3.2 插图数量的对比 | 第43-44页 |
4.4 教材习题配置的比较研究 | 第44-46页 |
4.4.1 习题难度的对比 | 第44-45页 |
4.4.2 习题数量的对比 | 第45-46页 |
第五章 “问题解决策略”案例分析 | 第46-48页 |
5.1 案例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第46-47页 |
5.1.1 “人教版”的“问题解决策略”实施 | 第46-47页 |
5.1.2 “浙教版”的“问题解决策略”实施 | 第47页 |
5.1.3 “人教版”与“浙教版”的“问题解决策略”对比 | 第47页 |
5.2 案例 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 第47-48页 |
5.2.1 “人教版”的“问题解决策略”实施 | 第47-48页 |
5.2.2 “浙教版”的“问题解决策略”实施 | 第48页 |
5.2.3 “人教版”与“浙教版”的“问题解决策略”对比 | 第4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48-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51页 |
6.1.1 两版教材的共同特点 | 第49页 |
6.1.2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 | 第49-50页 |
6.1.3 “浙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 | 第50-51页 |
6.2 思考与建议 | 第51-53页 |
6.2.1 “人教版”教材值得商榷的地方 | 第51页 |
6.2.2 “浙教版”教材值得商榷的地方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