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熟肉制品论文

酱卤肉中代表性致病菌预测微生物学研究

CONTENTS第5-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24页
    1.1 我国近几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第11-13页
    1.2 影响肉制品安全的微生物危害第13-14页
    1.3 肉类微生物的污染种类第14-15页
    1.4 预测微生物学第15-21页
        1.4.1 预测微生物学的概述第15-16页
        1.4.2 预测微生物学与风险评估的关系第16-17页
        1.4.3 预测微生物学种类第17-19页
        1.4.4 预测微生物学模型应用第19-20页
        1.4.5 预测微生物学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0-21页
    1.5 我国致病菌预测微生物学存在的不足第21-22页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页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之处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2.1 材料第24-25页
        2.1.1 菌株第24页
        2.1.2 试剂第24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4-25页
    2.2 方法第25-29页
        2.2.1 哈尔滨市各熟食店酱卤肉制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四季调查研究第25页
        2.2.2 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培养基的对比生长研究第25-26页
        2.2.3 沙门氏菌在酱卤肉培养基中生长特性研究第26-27页
        2.2.4 单增李斯特菌在酱卤肉培养基中生长特性研究第27-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2页
    3.1 哈尔滨市各个熟食店酱卤肉制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调查研第29-31页
    3.2 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不同培养基的生长曲线对比第31-32页
    3.3 沙门氏菌在酱卤肉培养基中生长特性研究第32-42页
        3.3.1 一级模型的建立第32-40页
        3.3.2 二级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3.3.3 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3.4 单增李斯特菌在酱卤肉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研究第42-52页
        3.4.1 一级模型的建立第42-50页
        3.4.2 二级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3.4.3 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1-52页
4 讨论第52-54页
    4.1 哈尔滨市各个熟食店酱卤肉制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调查研究第52页
    4.2 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最适温度在不同培养基的生长曲线研究第52页
    4.3 沙门氏菌在酱卤肉中生长特性研究第52-53页
    4.4 单增李斯特在酱卤肉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研究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形理论的木材美学图案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的政府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