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艺术苏格拉底”何以可能--柏拉图诗教思想探微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一、为什么要回到柏拉图?第10-18页
        (一)诗教的现实困境第10-14页
        (二)再次回到柏拉图第14-18页
    二、柏拉图诗教思想研究综述第18-23页
    三、本研究的取径第23-25页
第二章 诗的模仿性与具象教育第25-35页
    一、三重世界与摹仿术第25-27页
    二、诗的反教育性与灵魂转向第27-31页
    三、诗作为具象的教育第31-35页
第三章 诗的腐蚀性与和谐教育第35-43页
    一、灵魂的三个部分第35-36页
    二、诗的腐蚀性与“自我反对”的战争第36-40页
    三、诗的音乐性与人的整全第40-43页
第四章 诗的非道德性与美善教育第43-51页
    一、失范之诗与护卫者教育第43-48页
        (一)诗的伦理失范第43-46页
        (二)护卫者教育的特殊性第46-48页
    二、“正义之诗”与道德教化第48-51页
第五章 “艺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妥协与隐忧第51-68页
    一、真与善的一体性第51-60页
        (一)道德教育误区第52-54页
        (二)善的内建标准第54-55页
        (三)从“善”到“真”第55-60页
    二、理性的局限第60-63页
        (一)诗人作为世人的原型第60-61页
        (二)“认识你自己”的劝诫第61-63页
    三、诗教的伟大传统第63-64页
    四、哲学家的处境第64-68页
第六章 “无尽宝藏”:柏拉图诗教思想意义再探第68-83页
    一、柏拉图与西方诗教传统第68-77页
        (一)对话与争论的开始第68-70页
        (二)诉诸人的整全发展第70-73页
        (三)诗的教育价值再思考第73-77页
    二、轴心时代的东西方对话第77-83页
        (一)“中庸”与“节制”第77-79页
        (二)“求真”与“求善”第79-83页
参考文献第83-94页
    中文部分第83-90页
    英文部分第90-94页
后记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学生核心素养比较研究
下一篇:小学生学习拖延与学习动机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