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7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 何为课堂中的学生参与 | 第10-12页 |
(二) 学生参与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 第12-13页 |
(三) 学生认知参与的状态如何 | 第13页 |
(四) 如何促进课堂中的学生认知参与 | 第13-14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一) 参与 | 第14页 |
(二) 认知参与 | 第14-16页 |
(三) 学习结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认知主义理论 | 第17-19页 |
(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二)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二、布卢姆的认知过程类别 | 第19-21页 |
三、学习结果分层评估架构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方法设计 | 第23-28页 |
一、研究过程 | 第2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23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23-27页 |
(三) 访谈法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数据结果统计分析 | 第28-47页 |
一、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参与总体状况分析 | 第28-33页 |
(一) 学生数学学习中依赖的浅层次策略分析 | 第28-29页 |
(二) 学生数学学习中独立的浅层次策略分析 | 第29-30页 |
(三) 学生数学学习中依赖的深层次策略分析 | 第30-31页 |
(四) 学生数学学习中独立的深层次策略分析 | 第31-33页 |
二、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参与的层次性分析 | 第33-38页 |
(一) 学生数学学习中认知参与的浅层次策略分析 | 第33-36页 |
(二) 学生数学学习中认知参与的深层次策略分析 | 第36-38页 |
三、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认知参与的依赖度分析 | 第38-41页 |
(一) 学生数学学习中认知参与依赖性分析 | 第38-40页 |
(二) 学生数学学习中认知参与独立性分析 | 第40-41页 |
四、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结果与认知参与的一致性分析 | 第41-47页 |
(一) 学生三类测验成绩分析 | 第41页 |
(二) 开放题测验结果分析和思路整理 | 第41-43页 |
(三) 计算题结果与认知参与一致性分析 | 第43-45页 |
(四) 应用题结果与认知参与一致性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其改进建议 | 第47-5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一) 多数学生学习方式上主要采用的是浅层次学习策略 | 第47页 |
(二) 尖子生在深层次策略的使用上要好于中等生和后进生 | 第47页 |
(三) 多数学生认知参与独立性上表现为依赖教师 | 第47-48页 |
(四) 依赖教师的学生所使用的策略可能深浅层次都有 | 第48页 |
(五) 小学生深层次思维发展不平衡 | 第48-49页 |
(六) 小学生对自身深层次思维发展判断不清 | 第49页 |
二、改进的建议 | 第49-52页 |
(一) 将“知识教学”变为“智慧教学” | 第49-50页 |
(二) 变“解题思路指导”为“思维方法指导” | 第50页 |
(三) 通过独立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 第50页 |
(四) 参与面向全体,满足个体需要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