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构建研究--以重庆市高校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3 研究述评和个人观点第18-19页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第19-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2 研究思路第20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20页
    1.4 核心概念的厘定第20-23页
        1.4.1 信任第20-21页
        1.4.2 辅导员第21-22页
        1.4.3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第22-23页
第2章 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构建的意义及理论基础第23-33页
    2.1 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构建的意义第23-25页
        2.1.1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23页
        2.1.2 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第23-24页
        2.1.3 有助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第24页
        2.1.4 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24-25页
    2.2 思想政治教育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构建中的作用第25-26页
        2.2.1 有助于大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第25页
        2.2.2 有助于大学生构建信任网络第25-26页
        2.2.3 有助于师生关系的人际调适第26页
    2.3 理论基础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第26-30页
        2.3.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及特征第26-27页
        2.3.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及特征第27-28页
        2.3.3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第28-29页
        2.3.4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对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构建的启示第29-30页
    2.4 理论基础二——心理相容理论第30-33页
        2.4.1 心理相容理论的内涵第30页
        2.4.2 辅导员与大学生实现心理相容的条件第30-31页
        2.4.3 心理相容理论对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构建的启示第31-33页
第3章 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的概况第33-41页
    3.1 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第33-35页
        3.1.1 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导航者第33页
        3.1.2 辅导员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者第33-34页
        3.1.3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阳光的守护者第34页
        3.1.4 辅导员是大学生事务工作的服务者第34-35页
    3.2 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的特点第35-37页
        3.2.1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信任具有不对称性第35页
        3.2.2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信任具有间接性第35-36页
        3.2.3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信任构建具有特殊性第36-37页
    3.3 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模式第37-41页
        3.3.1 理想型第37-38页
        3.3.2 冷漠型第38页
        3.3.3 放任型第38-39页
        3.3.4 依赖型第39-41页
第4章 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的现状调查第41-54页
    4.1 调查研究设计第41-42页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4.2.1 基本数据第42页
        4.2.2 调查数据结果及现状分析第42-48页
    4.3 影响因素分析第48-54页
        4.3.1 宏观层面第48-50页
        4.3.2 中观层面第50-51页
        4.3.3 微观层面第51-54页
第5章 辅导员与大学生良好信任关系构建策略研究第54-68页
    5.1 辅导员与大学生良好信任关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第54-56页
        5.1.1 遵循民主原则,注重大学生自我实现第54页
        5.1.2 遵循主体原则,构建双向互动班级管理模式第54-55页
        5.1.3 遵循相容原则,促使辅导员与大学生彼此信任第55-56页
    5.2 辅导员与大学生良好信任关系构建的策略第56-68页
        5.2.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生信任关系建立第56-57页
        5.2.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净化师生信任环境第57-59页
        5.2.3 营造民主型家庭氛围,提升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第59-60页
        5.2.4 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构筑师生信任前提第60页
        5.2.5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师生信任基础第60-62页
        5.2.6 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畅通师生信任渠道第62-64页
        5.2.7 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师生信任关系生成第64-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发表论文情况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