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20-3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20-24页
        1.1.1 非典型雇佣关系日益普遍第21-22页
        1.1.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第22页
        1.1.3 分享经济与电子商务催生新型雇佣关系第22-23页
        1.1.4 劳动立法并未适应非典型雇佣关系第23-24页
    1.2 研究意义第24页
        1.2.1 理论意义第24页
        1.2.2 实践意义第24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4-27页
        1.3.1 研究目标第24-25页
        1.3.2 研究内容第25-27页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第27-29页
    1.5 技术路线第29-30页
    1.6 研究方法第30-36页
        1.6.1 研究范式的分类第30-31页
        1.6.2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31-36页
    1.7 可能的创新第36-37页
第2章 文献述评第37-58页
    2.1 非典型雇佣关系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第37-44页
        2.1.1 国外研究动态第37-40页
        2.1.2 国内研究动态第40-44页
    2.2 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发展历程与特征第44-47页
        2.2.1 国外非典型雇佣关系研究的发展第44-45页
        2.2.2 我国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发展历程第45-47页
    2.3 非典型雇佣关系研究视角综述第47-52页
        2.3.1 规模研究第47页
        2.3.2 类型研究第47-48页
        2.3.3 特征研究第48-49页
        2.3.4 动机研究第49-50页
        2.3.5 价值判断研究第50页
        2.3.6 政府角色研究第50-52页
    2.4 理论模型述评第52-58页
        2.4.1 定性研究第53-54页
        2.4.2 定量研究第54-58页
第3章 理论基础第58-69页
    3.1 管理学的“权变理论”和“诱因—贡献模型”第58-60页
        3.1.1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第58-59页
        3.1.2 诱因—贡献模型第59-60页
    3.2 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和分割理论第60-63页
        3.2.1 需求—供给模型第60-62页
        3.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第62-63页
    3.3 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桑德沃模型”和“策略选择模型”第63-69页
        3.3.1 桑德沃模型第63-64页
        3.3.2 策略选择理论第64-69页
第4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非典型雇佣关系和谐程度的影响因素模型建立第69-88页
    4.1 外部环境第69-75页
        4.1.1 经济第69-72页
        4.1.2 技术第72-73页
        4.1.3 社会第73-75页
    4.2 内部环境第75-85页
        4.2.1 劳动者第75-79页
        4.2.2 平台企业第79-84页
        4.2.3 消费者(用户)第84-85页
    4.3 模型构建第85-88页
第5章 实证研究及检验第88-123页
    5.1 研究设计第88-104页
        5.1.1 总体状况描述性分析第89-94页
        5.1.2 交叉分析第94-104页
    5.2 理论模型的检验第104-119页
        5.2.1 因变量第104-105页
        5.2.2 自变量第105-106页
        5.2.3 ologit回归模型第106-108页
        5.2.4 有序回归结果及变量作用效果第108-109页
        5.2.5 结果分析第109-119页
    5.3 研究发现与问题分析第119-123页
        5.3.1 受教育水平高的年轻人非典型雇佣关系和谐度评价高第119-120页
        5.3.2 对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认定处于模糊地带第120页
        5.3.3 非典型雇佣劳动者社会保障覆盖率极低第120-121页
        5.3.4 非典型雇佣劳动者工会入会率低集体观念淡薄第121页
        5.3.5 劳动者对平台企业管理费收取无话语权第121-122页
        5.3.6 消费者情绪和评价影响服务业非典型雇佣关系和谐度第122页
        5.3.7 政府的行政干预作用效果欠佳第122-123页
第6章 非典型雇佣关系优化路径探析第123-131页
    6.1 劳动者第123-125页
        6.1.1 内部动态演变第123页
        6.1.2 与正规就业和失业之间的流动机制第123-125页
    6.2 平台企业第125-127页
        6.2.1 通过管理创新加强民主参与集体协商第126页
        6.2.2 采用混合雇佣模式提升不同群体的组织承诺第126-127页
        6.2.3 倡导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第127页
    6.3 政府第127-131页
        6.3.1 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平衡--flexicurity第127-128页
        6.3.2 完善法律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第128-129页
        6.3.3 探索建立宏观、中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三层级系统第129页
        6.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129-130页
        6.3.5 健全劳动力市场的教育培训体系第130页
        6.3.6 建立“政府—社会合作式伙伴关系”第130-131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31-137页
    7.1 每章重点回顾及研究结论第131-135页
        7.1.1 章节重点回顾第131-133页
        7.1.2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133-135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35-137页
        7.2.1 研究不足第135-136页
        7.2.2 未来的前景第136-13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37-148页
附录A:访谈提纲(企业管理者版)第148-149页
附录B:访谈提纲(劳动者版)第149-150页
附录C:非典型雇佣劳动者工作状况调查问卷第150-157页
附录D:访谈企业名录第157-159页
附录E:访谈劳动者名录第159-161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164页
作者简介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及其制度嵌入
下一篇:小型企业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