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1页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12-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论文框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5-18页 |
一、股权结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二、审计质量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第18-23页 |
一、股权结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二、审计质量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3-26页 |
一、股权结构与过度投资关系的研究 | 第23-24页 |
二、审计质量与过度投资关系的研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6-34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一、关于股权结构 | 第26-27页 |
二、关于审计质量 | 第27页 |
三、关于投资、投资效率和过度投资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9-34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9-30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0-32页 |
三、两权分离理论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提出 | 第34-43页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34-38页 |
一、股权集中度与过度投资 | 第34-35页 |
二、股权制衡度与过度投资 | 第35-36页 |
三、审计质量与过度投资 | 第36-37页 |
四、股权结构、审计质量与过度投资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样本选择 | 第38页 |
第三节 变量定义 | 第38-41页 |
一、被解释变量 | 第38-39页 |
二、解释变量 | 第39页 |
三、控制变量 | 第39-41页 |
第四节 模型构建 | 第41-43页 |
一、投资效率度量模型 | 第41-42页 |
二、股权结构域过度投资的度量模型 | 第42页 |
三、股权结构、审计质量与过度投资的度量模型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46-52页 |
一、股权结构与过度投资的回归分析 | 第46-48页 |
二、审计质量与过度投资的回归分析 | 第48-50页 |
三、股权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共同作用对过度投资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四、股权制衡度与审计质量共同作用对过度投资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3-55页 |
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差异化导致过度投资现象普遍存在 | 第53页 |
二、股权集中度与过度投资呈现倒U关系 | 第53-54页 |
三、股权制衡度对过度投资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第54页 |
四、审计质量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 | 第54-55页 |
五、股权结构与审计质量共同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 | 第55页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55-57页 |
一、优化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55-56页 |
二、提高审计质量,强化信息披露 | 第56-57页 |
三、建立健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政策 | 第57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57-58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