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农村初中后进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 第10-13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后进生 | 第13页 |
2.1.2 农村初中后进生 | 第13页 |
2.1.3 学习适应性 | 第13-14页 |
2.2 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 第14-18页 |
2.2.1 学习适应性的测量 | 第14-15页 |
2.2.2 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3 关于后进生的研究 | 第18-19页 |
2.3.1 后进生学习后进的原因研究 | 第18-19页 |
2.3.2 后进生的干预研究 | 第19页 |
2.4 已有研究的问题与本研究设计 | 第19-22页 |
2.4.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2.4.2 本研究的设计 | 第20-22页 |
3 农村初中后进生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 | 第22-27页 |
3.1 方法 | 第22-23页 |
3.1.1 对象 | 第22页 |
3.1.2 调查工具 | 第22-23页 |
3.1.3 程序 | 第23页 |
3.2 结果 | 第23页 |
3.3 讨论:优生与后进生在学习适应性上的差异 | 第23-26页 |
3.3.1 学习态度的差异 | 第24页 |
3.3.2 学习技术的差异 | 第24-25页 |
3.3.3 学习环境的差异 | 第25-26页 |
3.3.4 身心健康的差异 | 第26页 |
3.4 小结 | 第26-27页 |
4 农村后进生学习适应性相关因素访谈 | 第27-38页 |
4.1 对象 | 第27页 |
4.2 访谈提纲 | 第27-29页 |
4.2.1 学生访谈提纲 | 第27-28页 |
4.2.2 家长访谈提纲 | 第28页 |
4.2.3 教师访谈提纲 | 第28页 |
4.2.4 校长访谈提纲 | 第28-29页 |
4.3 结果 | 第29-36页 |
4.3.1 农村后进生学习适应不良的成因 | 第29-33页 |
4.3.2 提升农村后进生学习适应性的方法 | 第33-36页 |
4.4 讨论 | 第36-38页 |
4.4.1 农村后进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 | 第36页 |
4.4.2 现有提升策略的效果与问题 | 第36-38页 |
5 对策及建议:提升农村后进生学习适应性的方法 | 第38-48页 |
5.1 学生方面 | 第38-40页 |
5.1.1 学习态度方面 | 第38-39页 |
5.1.2 学习技术方面 | 第39页 |
5.1.3 学习环境方面 | 第39-40页 |
5.1.4 身心健康方面 | 第40页 |
5.2 家长方面 | 第40-43页 |
5.2.1 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多鼓励孩子 | 第40-41页 |
5.2.2 增强教育意识,多陪伴孩子 | 第41页 |
5.2.3 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 第41-42页 |
5.2.4 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实现家校共育 | 第42页 |
5.2.5 为孩子找到榜样 | 第42页 |
5.2.6 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目标 | 第42-43页 |
5.3 教师方面 | 第43-45页 |
5.3.1 多肯定和鼓励,减少自卑心理 | 第43页 |
5.3.2 建设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接纳后进生 | 第43-44页 |
5.3.3 多提供机会和平台,帮助后进生成长 | 第44页 |
5.3.4 分层教学,循序渐进 | 第44页 |
5.3.5 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挖掘学生潜能 | 第44-45页 |
5.3.6 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师生沟通 | 第45页 |
5.4 学校方面 | 第45-48页 |
5.4.1 开展后进生专题家庭教育讲座 | 第45页 |
5.4.2 多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主题沙龙 | 第45-46页 |
5.4.3 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得好的教师实行绩效奖励 | 第46页 |
5.4.4 开展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46页 |
5.4.5 适量合理安排教师工作 | 第46-47页 |
5.4.6 开展教师主题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 第47-48页 |
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48-49页 |
6.1 创新 | 第48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7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