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事业论文

“哈尔滨之夏”音乐节与哈尔滨市民音乐关系之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二、相关研究及现状第11页
        (一)关于“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第11页
        (二)“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带来的经济效益第11页
        (三)“哈尔滨之夏”音乐节与本土文化发展的关系第11页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础第11-12页
        (一)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二)研究基础第12页
    四、论文撰写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第12-13页
        (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12页
        (二)相应的解决办法第12-13页
第二章 哈尔滨市民音乐第13-20页
    一、哈尔滨市民音乐的形成第13-15页
    二、市民音乐近年来的发展第15-19页
        (一)市民音乐中声乐的发展第17-18页
        (二)市民音乐中器乐的发展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页
    注释第19-20页
第三章“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第20-29页
    一、“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的形成与发展第20-24页
    二、“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特有的艺术魅力第24-28页
        (一)“哈尔滨之夏”音乐节依托于哈尔滨特有的艺术氛围及发展环境第25-26页
        (二)“哈尔滨之夏”音乐节促进哈尔滨市民音乐发展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页
    注释第28-29页
第四章 田野考察——第33届“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及市民音乐第29-42页
    一、以第33届“哈尔滨之夏”音乐节为例看传承与创新第29-33页
        (一)在稳步发展中不断创新第29-30页
        (二)第33届音乐节已经成为城市的节日第30-31页
        (三)音乐厅中的“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第31页
        (四)剧院、广场中的群众音乐活动第31-33页
    二、“哈尔滨之夏”中的声乐比赛第33-35页
        (一)专业声乐比赛“落户”哈尔滨第33-34页
        (二)声乐比赛与“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第34页
        (三)群众度较高的“好歌大家唱”第34-35页
    三、老会堂音乐厅成为“哈尔滨之夏”音乐节重要组成部分第35-38页
        (一)上演曲目的特色与意义第35-36页
        (二)上演曲目的类型与形式第36页
        (三)室内乐与哈尔滨市民音乐第36-37页
        (四)老会堂音乐厅带动市民民族文化与审美情趣第37-38页
    四、田野考察中对哈尔滨市民音乐现象的分析第38-40页
        (一)市民音乐文化水准与音乐文化发展的关系第38-39页
        (二)市民音乐的兴起对城市音乐的影响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注释第41-42页
第五章“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对哈尔滨市民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第42-50页
    一、发展与创新中的“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第42-44页
        (一)“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的普及性与推广性第42页
        (二)市民欣赏与接受能力不断提升第42-43页
        (三)参与人数的量与质第43-44页
    二、“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对哈尔滨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第44-46页
        (一)记录哈尔滨历史发展与经济、文化历程第44页
        (二)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拓宽音乐视角第44-45页
        (三)汇集、传承优秀城市音乐文化第45-46页
    三、“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对哈尔滨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第46-48页
        (一)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第46页
        (二)为促进音乐文化交流提供众多平台第46-47页
        (三)增强城市人文建设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页
    注释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浮士德银幕形象研究
下一篇:《苏格兰皇家银行使用手册》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