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藏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与结果研究--基于对中青院7名藏族大学生的访谈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7-10页
        一、问题提出第7-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三、从文化视角解析人际交往第9-10页
    第二节 概念界定第10-12页
        一、人际交往第10-11页
        二、人际关系第11-12页
    第三节 文献回顾第12-14页
        一、人际交往的研究第12-13页
        二、人际关系的研究第13页
        三、小结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设计第14-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研究实施第16-18页
第二章 藏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结果分析第18-30页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划分依据第18-19页
        一、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第18页
        二、罗家德:差序格局下的个人社会网第18-19页
    第二节 藏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格局第19-22页
        一、朋友圈的构成第19-21页
        二、人际交往格局的特征第21-22页
    第三节 藏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认知与情感态度第22-30页
        一、藏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认知第22-27页
        二、藏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态度第27-30页
第三章 藏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结果的形成过程第30-45页
    第一节 刻板印象阶段第30-33页
        一、人际交往的关系感知:“我类”与“他族”第30-33页
        二、人际交往的方式策略第33页
    第二节 探索阶段第33-37页
        一、人际交往的关系感知:“我”与“他”第33-37页
        二、人际交往的方式策略第37页
    第三节 分化阶段第37-41页
        一、人际交往的关系感知:“我”与“他族”第37-40页
        二、人际关系的方式策略第40-41页
    第四节 再刻板化阶段第41-45页
        一、人际交往的关系感知:“我类”和“他族”第41-43页
        二、人际交往的方式策略第43-45页
第四章 藏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总结第45-51页
    第一节 传统观点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划分第45-46页
        一、集体主义取向第45页
        二、个人主义取向第45页
        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交织第45-46页
    第二节 藏族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的构建第46-47页
    第三节 藏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分析第47-51页
        一、藏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结构第47-49页
        二、藏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访谈提纲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基于秘密的分享与保留视角
下一篇:高校海归教师学术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