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与公交优先政策协同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2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2页
        1.2.3 研究动态分析第22-23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3-28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页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28页
第2章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与公交优先政策协同理论综述第28-42页
    2.1 协同学原理概述第28-31页
        2.1.1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第28-29页
        2.1.2 协同学对系统描述方法第29-30页
        2.1.3 自组织理论的概念及应用第30-31页
    2.2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第31-33页
        2.2.1 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第31-32页
        2.2.2 非集计模型概述第32-33页
    2.3 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理论概述第33-38页
        2.3.1 时间价值基本理论第33-35页
        2.3.2 时间价值计算方法第35-36页
        2.3.3 几种常见时间价值模型第36-38页
    2.4 线性规划方法第38-41页
        2.4.1 线性规划模型概述第38-40页
        2.4.2 线性规划求解方法第40-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居民出行调查方法研究第42-52页
    3.1 居民出行调查方法第42-47页
        3.1.1 居民出行行为调查法第42-43页
        3.1.2 居民出行意向调查法第43-45页
        3.1.3 居民出行调查方法的比较与结合第45-47页
    3.2 居民出行行为与意向调查结合方案设计第47-50页
        3.2.1 方案设计原则第47页
        3.2.2 方案设计内容第47-48页
        3.2.3 SP调查属性及情境设计第48-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与行为时间价值分析第52-62页
    4.1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第52-54页
        4.1.1 宏观影响因素第52-53页
        4.1.2 微观影响因素第53-54页
    4.2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构建第54-56页
        4.2.1 MNL模型基本假设第54-55页
        4.2.2 MNL模型构建第55-56页
    4.3 出行行为时间价值模型构建第56-61页
        4.3.1 模型假设第56-57页
        4.3.2 模型构建第57-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基于公交优先的居民出行社会效益函数关系第62-68页
    5.1 居民出行社会效益描述第62页
    5.2 出行方式结构与社会效益函数关系第62-64页
    5.3 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第64-66页
        5.3.1 目标函数第64页
        5.3.2 约束条件第64-65页
        5.3.3 模型求解第65-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6章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模型构建第68-74页
    6.1 协同学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与公交优先政策研究的适用性第68页
    6.2 自组织原理对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的适用性第68-69页
        6.2.1 系统的界定第68-69页
        6.2.2 系统中的自组织过程第69页
    6.3 系统序参量与控制变量的确定第69-71页
        6.3.1 系统序参量的确定第69-70页
        6.3.2 系统控制变量的确定第70-71页
    6.4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序参量方程第71-73页
        6.4.1 序参量方程建立第71-72页
        6.4.2 序参量方程求解第72-73页
    6.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7章 公交优先政策与居民出行行为的协同关系第74-82页
    7.1 公交优先政策措施概述第74-79页
        7.1.1 公交优先的含义第74页
        7.1.2 公交优先政策措施第74-77页
        7.1.3 公交优先政策措施实施的保障第77-79页
    7.2 交优先政策措施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协同影响第79-81页
    7.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8章 长春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与公交优先政策协同研究第82-118页
    8.1 城市交通现状概述第82-83页
    8.2 居民出行调查结果分析第83-101页
        8.2.1 调查方案第83-87页
        8.2.2 出行者特征分析第87-88页
        8.2.3 行为特征分析第88-92页
        8.2.4 意向特征分析第92-98页
        8.2.5 方式选择特性第98-101页
    8.3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与行为时间价值第101-107页
        8.3.1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构建第101-104页
        8.3.2 居民出行行为时间价值第104-107页
    8.4 居民出行社会效益分析第107-111页
        8.4.1 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函数第107-109页
        8.4.2 社会效益最大化约束条件第109-110页
        8.4.3 社会效益最大化模型求解第110页
        8.4.4 结果分析第110-111页
    8.5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模型构建第111-114页
        8.5.1 序参量与控制变量的确定第111-112页
        8.5.2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模型构建第112-114页
    8.6 公交优先政策措施与建议第114-116页
    8.7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118-122页
    9.1 论文总结与创新第118-120页
        9.1.1 主要工作总结第118-119页
        9.1.2 主要创新点第119-120页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附录 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问卷第130-13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第134-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M在中国的供应商开发与管理
下一篇:昆明市主城区交通控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