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留守儿童 | 第9-10页 |
1.1.1 留守儿童概念 | 第9页 |
1.1.2 留守儿童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1.2 领悟社会支持 | 第10-11页 |
1.2.1 领悟社会支持概念 | 第10页 |
1.2.2 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 | 第10页 |
1.2.3 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3 心理弹性 | 第11-14页 |
1.3.1 心理弹性概念 | 第11-12页 |
1.3.2 心理弹性的测量 | 第12页 |
1.3.3 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 第12-13页 |
1.3.4 心理弹性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4 领悟社会支持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1.4.1 团体动力学 | 第14页 |
1.4.2 人际沟通理论 | 第14-15页 |
1.4.3 幸福感理论 | 第15页 |
1.4.4 归因理论 | 第15-16页 |
1.4.5 理性情绪理论 | 第16-17页 |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9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17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2.2.2 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 第19-21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19-20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4 研究一留守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关系研究 | 第21-34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21页 |
4.4 研究结果 | 第21-32页 |
4.4.1 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水平比较 | 第21-22页 |
4.4.2 留守高中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第22-31页 |
4.4.3 留守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相关与回归 | 第31-32页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5 研究二留守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 | 第34-42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5.2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5.3 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5.3.1 实验设计 | 第34-35页 |
5.3.2 实验变量 | 第35页 |
5.3.3 研究假设 | 第35页 |
5.3.4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5.3.5 实验过程 | 第36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5.4.1 测量数据结果 | 第36-40页 |
5.4.2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6 总讨论 | 第42-47页 |
6.1 留守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相关性讨论 | 第42-45页 |
6.1.1 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程度差别分析 | 第42页 |
6.1.2 留守高中生人口学变量分析 | 第42-44页 |
6.1.3 留守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相关回归讨论 | 第44-45页 |
6.2 关于领悟社会支持团体辅导的讨论 | 第45-46页 |
6.3 关于提高留守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建议 | 第46页 |
6.4 研究具有的局限及展望 | 第46-47页 |
7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