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一、新课程观、教材观的要求 | 第8页 |
二、提高教材适应性的要求 | 第8页 |
三、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要求 | 第8-9页 |
四、满足学生学习心理、思维能力的要求 | 第9-10页 |
五、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物理教师对教材的普遍利用情况 | 第11页 |
二、国外专家对二次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三、国内专家对二次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12页 |
四、我国物理教育界对二次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页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6页 |
一、教材 | 第16页 |
二、教材的二次开发 | 第16页 |
第二节 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二次开发 | 第16-17页 |
二、基于课程论理论的二次开发 | 第17-18页 |
三、二次开发的涵义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总结与案例分析 | 第19-41页 |
第一节 二次开发物理教材的策略总结分析 | 第19-24页 |
一、“逻辑化”开发教材知识 | 第19-22页 |
二、“直观化”改进教材实验 | 第22-23页 |
三、“趣味化”丰富教材活动 | 第23页 |
四、“情感化”延伸教材 | 第23-24页 |
五、“有机化”拓展教材习题 | 第24页 |
第二节 教材二次开发案例设计及分析 | 第24-41页 |
一、光的反射教学二次开发案例分析 | 第24-29页 |
二、“空气的力量”二次开发案例分析 | 第29-32页 |
三、密度二次开发案例分析 | 第32-35页 |
四、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二次开发案例分析 | 第35-41页 |
第四章 研究实施效果分析 | 第41-48页 |
第一节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态度比较与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 第43-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8-50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8页 |
第二节 反思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与论文发表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1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