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思路 | 第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小说选文课后练习形式上的比较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小说选文课后练习题目数量比较 | 第15-17页 |
一、三者共同优点 | 第15页 |
二、各自缺点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小说选文课后练习编写方式比较 | 第17-19页 |
一、人教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的编写特点 | 第17页 |
二、粤教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编写特点 | 第17-18页 |
三、鲁人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编写特点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小说选文课后练习作业类型比较 | 第19-23页 |
一、理解性作业方面 | 第20-21页 |
二、记忆性作业方面 | 第21页 |
三、应用性作业方面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小说选文课后练习内容上的比较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小说选文课后练习考查内容梳理 | 第23-27页 |
一、人教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内容要素梳理 | 第24-25页 |
二、粤教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内容要素梳理 | 第25-26页 |
三、鲁人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内容要素梳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小说选文课后练习在内容上的特点 | 第27-29页 |
一、人教版教材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 | 第27-28页 |
二、粤教版教材增加拓展训练内容 | 第28页 |
三、鲁人版教材注重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小说选文课后练习内容评价 | 第29-31页 |
一、《新课标》的要求 | 第29页 |
二、人教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内容评价 | 第29-30页 |
三、粤教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内容评价 | 第30页 |
四、鲁人版教材小说课后练习内容评价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三套教材小说选文课后练习综合评价与建议 | 第31-40页 |
第一节 三套教材小说选文课后练习的优点 | 第31-34页 |
一、人教版教材题量适当,内容重人物内心剖析 | 第31-32页 |
二、粤教版教材重拓展,且题目内容与文体结合紧密 | 第32-33页 |
三、鲁人版教材题型多样,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三套教材小说选文课后练习的不足 | 第34-37页 |
一、人教版教材题型单一,使用效率低 | 第34-35页 |
二、粤教版教材题量大,趣味性不足 | 第35-36页 |
三、鲁人版教材对理解性知识考查不够深入,题目难度小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三套教材小说选文课后练习改进建议 | 第37-40页 |
一、题目设置要关注阅读者主体的主观表达 | 第37页 |
二、提高课后练习使用效率 | 第37-38页 |
三、调整三类作业比重及题目难度梯度性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