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10页 |
·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 第7-8页 |
·学生发展的需要 | 第8页 |
·减负增效的需要 | 第8-10页 |
第2章 国内外关于备课研究的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思考 | 第12-13页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行为主义理论 | 第13页 |
·认知主义理论 | 第13-14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6页 |
第4章 当前初中化学备课现状的调查 | 第16-22页 |
·教师备课问卷及分析 | 第16-18页 |
·学生学情问卷及分析 | 第18-22页 |
第5章 提高初中化学备课效果的有效措施 | 第22-37页 |
·备学生 | 第22-23页 |
·备教材 | 第23-26页 |
·学习目标分层 | 第23页 |
·学习内容分层 | 第23-25页 |
·作业分层 | 第25-26页 |
·备关键 | 第26-29页 |
·重视学案(重视二次备课) | 第26-27页 |
·关注实验 | 第27-29页 |
·备反思 | 第29-34页 |
·教师反思 | 第30-32页 |
·学生反思 | 第32-34页 |
·备评价 | 第34-37页 |
·评价备课内容 | 第34-35页 |
·评价备课方式 | 第35-36页 |
·评价备课结果 | 第36-37页 |
第6章 提高初中化学备课效果前提下的教学实践 | 第37-46页 |
·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 | 第37页 |
·研究的对象和变量 | 第37页 |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研究变量 | 第37页 |
·教学实践的实施 | 第37-42页 |
·实践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实验班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后测)及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对照班和实验班前后之测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反思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60页 |
附录1: 提高教师的备课效果情况问卷调查(教师卷) | 第50-52页 |
附录2: 提高教师的备课效果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卷) | 第52-54页 |
附录3: 学案 | 第54-57页 |
附录4: 课后分层作业 | 第57-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