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情况 | 第13页 |
1.2.2 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1.2.3 其他领域的相关安全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2 基于模型的安全分析方法 | 第18-29页 |
2.1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19-22页 |
2.1.1 UML基础知识 | 第20-21页 |
2.1.2 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建模工具 | 第21页 |
2.1.3 UML模型的扩展机制 | 第21-22页 |
2.2 传统的安全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2.2.1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 第22-23页 |
2.2.2 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法 | 第23-24页 |
2.2.3 故障树分析法 | 第24-25页 |
2.3 动态故障树分析法 | 第25-28页 |
2.3.1 动态逻辑门 | 第26-27页 |
2.3.2 故障树构建方法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模型扩展设计及故障树生成方法 | 第29-42页 |
3.1 UML建模与扩展方法 | 第30-35页 |
3.1.1 类及其属性和操作的扩展方法 | 第30-31页 |
3.1.2 类的基数的扩展方法 | 第31页 |
3.1.3 类的关系的扩展方法 | 第31-32页 |
3.1.4 使用构造型扩展故障描述语义 | 第32-35页 |
3.2 模型信息提取算法 | 第35-41页 |
3.2.1 XML定义及构成 | 第35-36页 |
3.2.2 LINQ与XML | 第36-37页 |
3.2.3 根据提出的方法所建模型的XML描述 | 第37-38页 |
3.2.4 UML模型信息提取算法设计 | 第38-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故障树生成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42-57页 |
4.1 动态故障树生成算法步骤 | 第43-50页 |
4.2 UML模型到故障树自动生成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0-52页 |
4.3 提出的方法与HIP-HOPS对比 | 第52-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列控车载ATP系统的模型设计及求解 | 第57-67页 |
5.1 列控车载ATP系统组成 | 第57-59页 |
5.2 车载ATP系统建模及扩展 | 第59-61页 |
5.3 故障树自动生成 | 第61-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6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