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4.1 知识转移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4.2 虚拟企业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4.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4.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1.4.5 文献综述总结 | 第20-21页 |
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与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第21-27页 |
2.1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理论概述 | 第21-25页 |
2.1.1 虚拟企业的定义 | 第21页 |
2.1.2 知识转移 | 第21-23页 |
2.1.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 | 第23-24页 |
2.1.4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特征 | 第24-25页 |
2.2 委托代理理论相关概述 | 第25-27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 | 第25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2.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6-27页 |
3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 | 第27-33页 |
3.1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本框架 | 第27-28页 |
3.1.1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内涵 | 第27页 |
3.1.2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3.2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 第28-33页 |
3.2.1 基于SECI模型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 第29-30页 |
3.2.2 基于“Ba”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分析 | 第30-33页 |
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模型设计 | 第33-60页 |
4.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33页 |
4.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机制模型构建 | 第33-60页 |
4.2.1 代理人TSK风险规避,委托人ALK风险中性模型计算 | 第35-41页 |
4.2.2 代理人TSK风险中性,委托人ALK风险中性模型计算 | 第41-45页 |
4.2.3 代理人TSK风险中性,委托人ALK风险规避模型计算 | 第45-50页 |
4.2.4 代理人TSK风险规避,委托人ALK风险规避模型计算 | 第50-55页 |
4.2.5 模型总结 | 第55-60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60-62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0页 |
5.2 未来的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