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前言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形象思维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 | 第11-12页 |
|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活跃阶段 | 第12页 |
| ·形象思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工具 | 第15页 |
| ·研究结果 | 第15-17页 |
| 2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7-27页 |
| ·形象思维的研究 | 第17-21页 |
| ·形象思维发展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形象思维的定义及特征 | 第18-20页 |
| ·形象思维的实验研究 | 第20-21页 |
| ·数学形象思维的研究 | 第21-24页 |
| ·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 | 第21-23页 |
| ·数学形象思维发展的研究 | 第23-24页 |
| ·数学形象思维结构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4-26页 |
| ·数学形象思维结构的研究 | 第24-25页 |
| ·数学形象思维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5-26页 |
| ·问题提出 | 第26-27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7-3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 ·研究问题及理论构想 | 第27-29页 |
| ·研究问题 | 第27-28页 |
| ·理论构想 | 第28-29页 |
|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 ·研究总体设计 | 第30-32页 |
| ·研究思路 | 第30页 |
| ·研究预测 | 第30-31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 4 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结构 | 第32-43页 |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 ·研究方法 | 第32-36页 |
| ·被试选择 | 第32页 |
| ·研究工具 | 第32-34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 ·研究程序 | 第35-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5 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 第43-52页 |
| ·研究目的 | 第43页 |
| ·研究方法 | 第43页 |
| ·被试 | 第43页 |
| ·研究工具 | 第43页 |
| ·研究程序 | 第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 ·总体能力发展特点 | 第44-46页 |
| ·平面想象能力发展特点 | 第46-47页 |
| ·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特点 | 第47-48页 |
| ·数形转化能力发展特点 | 第48-49页 |
| ·思维综合能力发展特点 | 第49-50页 |
| ·结果讨论 | 第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6 影响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因素 | 第52-57页 |
| ·研究目的 | 第52页 |
| ·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 ·被试 | 第52页 |
| ·研究工具 | 第52页 |
| ·研究程序 | 第52-5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4页 |
| ·数学成绩对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 第53页 |
| ·性别对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教学水平对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 第54页 |
| ·讨论 | 第54-55页 |
| ·数学成绩对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性别对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 第55页 |
| ·教学水平对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 第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7 结论与启示 | 第57-61页 |
| ·结论 | 第57页 |
| ·理论研究的启示 | 第57-58页 |
| ·对教学的启示 | 第58-60页 |
| ·给课程开发者的建议 | 第58-59页 |
| ·结教师的建议 | 第59-60页 |
| ·继续研究的课题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附录 | 第66-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