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疏散条件下的逆向车道设置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1 国际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国内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逆向车道设置相关问题分析 | 第17-33页 |
2.1 逆向车道设置及其应用领域简述 | 第17-22页 |
2.1.1 逆向车道基本定义 | 第17-18页 |
2.1.2 可行的逆向车道设置方案 | 第18-20页 |
2.1.3 逆向车道应用领域 | 第20-22页 |
2.2 逆向车道优缺点及设置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2.2.1 逆向车道的优缺点 | 第22-23页 |
2.2.2 影响逆向车道设置的因素 | 第23-24页 |
2.3 逆向车道组织方法 | 第24-32页 |
2.3.1 路段组织方式 | 第24-26页 |
2.3.2 交叉.交通组织方法 | 第26-31页 |
2.3.3 衔接点交通组织方法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应急疏散相关问题分析 | 第33-46页 |
3.1 应急疏散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3.1.1 灾害类型 | 第33-35页 |
3.1.2 待疏散人员特征 | 第35-36页 |
3.1.3 疏散路网特征 | 第36页 |
3.2 应急疏散情况下的交通特征 | 第36-40页 |
3.2.1 应急疏散情况下交通流特性 | 第36-38页 |
3.2.2 重大灾害对疏散交通系统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 城市交通应急疏散策略的制定 | 第40-45页 |
3.3.1 不同程度事件的交通疏散策略 | 第40-41页 |
3.3.2 城市交通应急疏散的策略 | 第41-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基于最小割理论的逆向车道设置研究 | 第46-68页 |
4.1 逆向车道设置基础 | 第46-48页 |
4.1.1 应急疏散逆向车道的含义 | 第46页 |
4.1.2 设置逆向车道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4.1.3 应急疏散逆向车道设置的原则 | 第47-48页 |
4.2 问题提出 | 第48-49页 |
4.3 逆向车道设置的最小割算法 | 第49-54页 |
4.3.1 问题描述 | 第49页 |
4.3.2 问题简化 | 第49-50页 |
4.3.3 算法参数定义 | 第50-52页 |
4.3.4 算法思想及求解步骤 | 第52-54页 |
4.4 算例与仿真 | 第54-67页 |
4.4.1 算例 | 第54-59页 |
4.4.2 算例仿真 | 第59-67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