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三、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关于“被”字句的本体研究 | 第15-32页 |
第一节 着眼于“被”字句内部视角的研究 | 第15-22页 |
一、关于“被”字句中“被”字的性质问题 | 第15-19页 |
二、“被”字句的结构特点 | 第19-22页 |
第二节 着眼于“被”字句外部视角的研究 | 第22-26页 |
一、“被”字句与被动句的关系 | 第22-23页 |
二、“被”字句与“把”字句的关系 | 第23-25页 |
三、“被”字句同其他句式的相互转换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关于现代汉语流行语“被XX”结构的讨论 | 第26-30页 |
一、“被XX”结构产生的原因 | 第27-28页 |
二、“被XX”结构与一般“被”字句的比较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被”字句研究 | 第32-43页 |
第一节 对外汉语语法大纲中的“被”字句 | 第32-35页 |
一、《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关于“被”字句与被动句的语法项目考察 | 第32-33页 |
二、《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长期进修教学大纲》中关于“被”字句与被动句的语法项目考察 | 第33页 |
三、《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关于“被”字句与被动句的语法项目考察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常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对“被”字句的处理 | 第35-40页 |
一、“被”字句在教材中的讲解 | 第35-38页 |
二、“被”字句在练习中的设置情况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师对“被”字句的处理 | 第40-41页 |
一、针对一线教师的“被”字句教学情况调查 | 第40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偏误调查及偏误分析 | 第43-62页 |
第一节 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调查与分析 | 第43-48页 |
一、调查的方法及目的 | 第43页 |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调查对象 | 第43-46页 |
三、关于“偏误”的标准确定 | 第46页 |
四、“被”字句调查问卷中偏误率的调查与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二节 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偏误类型分析 | 第48-57页 |
一、遗漏偏误 | 第49-51页 |
二、误加偏误 | 第51-53页 |
三、误代偏误 | 第53-55页 |
四、错序偏误 | 第55-56页 |
五、杂糅偏误 | 第56页 |
六、“被XX”结构语义偏误 | 第56-57页 |
第三节 留学生“被”字句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57-60页 |
一、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影响 | 第57-58页 |
二、目的语负迁移造成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三、学习策略及文化因素影响造成的偏误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对“被”字句教学的教学设计 | 第62-71页 |
第一节 对“被”字句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的调查分析 | 第62-66页 |
一、调查目的及调查方法 | 第62页 |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结果 | 第62-64页 |
三、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64-66页 |
第二节“被”字句的教学设计 | 第66-70页 |
一、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 | 第66页 |
二、教学目标分析 | 第66页 |
三、“被”字句教学设计案例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一 | 第77-81页 |
附录二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