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 第13-21页 |
(一)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 第13-16页 |
1.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 第13-14页 |
2.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 第16-21页 |
1.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16-17页 |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7-18页 |
3.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 | 第18-19页 |
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第19-21页 |
二、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1-26页 |
(一) 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 第21-24页 |
1.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 第21-22页 |
2. 高校是集聚人才的战略高地 | 第22页 |
3. 高校是发展科技的中坚力量 | 第22-23页 |
4. 高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战场和主力军 | 第23-24页 |
(二) 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 第24-26页 |
1. 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基础作用 | 第24页 |
2. 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先导作用 | 第24-25页 |
3. 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全局作用 | 第25-26页 |
三、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使命 | 第26-33页 |
(一) 加快自身建设,为人才强国战略固基强本 | 第26-28页 |
1. 加强普通高校建设,提高高校整体水平 | 第26-27页 |
2. 推进"211"工程建设,建成百余所国内重点大学 | 第27页 |
3. 推进"985"工程建设,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 第27-28页 |
(二) 加强人才培养,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和创新人才 | 第28-31页 |
1. 保障事业方向,培养坚定信念的马克思主义者 | 第29页 |
2.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 第29-30页 |
3. 提升人才层次,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拔尖创新人才 | 第30-31页 |
(三) 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 第31-33页 |
1. 发展科学技术,实现基础知识原始创新 | 第31-32页 |
2. 加强科技攻关,引领科学技术新潮流 | 第32页 |
3. 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 | 第32-33页 |
四、当前高校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现状及其对策 | 第33-45页 |
(一) 高校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33-35页 |
1.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 第33-34页 |
2. 高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 第34页 |
3.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 第34-35页 |
(二) 高校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8页 |
1. 培养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 第35-36页 |
2. 人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 第36-37页 |
3. 人才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 第37页 |
4. 人才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第37-38页 |
5. 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 第38页 |
(三) 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8-40页 |
1. 办学定位求全趋同 | 第38-39页 |
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 第39页 |
3. 人才工作体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四) 解决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 第40-45页 |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办学理念 | 第40-41页 |
2.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减少人才流失 | 第41-42页 |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人才高地 | 第42页 |
4.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 第42-43页 |
5.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人才辈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