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7-8页 |
1.3 研究的创新及局限 | 第8-1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0-19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2页 |
2.1.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萌芽——传统商人社会责任观念 | 第10-11页 |
2.1.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 | 第11-12页 |
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扩展 | 第12-15页 |
2.2.1 企业公民理论 | 第12-13页 |
2.2.2 层次责任论 | 第13-14页 |
2.2.3 利益相关论 | 第14-15页 |
2.3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维度的构建 | 第19-28页 |
3.1 企业社会责任的责任主体 | 第19-21页 |
3.2 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 第21-24页 |
3.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24-28页 |
第4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8-34页 |
4.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4.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 | 第29-31页 |
4.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标准 | 第31-34页 |
第5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级体系的有效性验证 | 第34-42页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4页 |
5.2 数据的预处理与指标的筛选 | 第34-36页 |
5.2.1 数据预处理 | 第34-35页 |
5.2.2 数据的筛选 | 第35-36页 |
5.3 模型的构建与方法的选择 | 第36-38页 |
5.4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