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霾污染治理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及培育机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第10-13页 |
1.2.1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与培育机制研究 | 第10-12页 |
1.2.2 霾污染治理研究 | 第12页 |
1.2.3 企业社会责任与霾治理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4-16页 |
1.4 研究创新么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 | 第17-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企业公民理论 | 第20-22页 |
2.2.3 霾污染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互关系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企业霾污染治理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 | 第23-29页 |
3.1 内部驱动因素 | 第23-25页 |
3.1.1 经济利润吸引力 | 第23-24页 |
3.1.2 内部利益相关者支持 | 第24页 |
3.1.3 企业伦理道德 | 第24-25页 |
3.2 外部驱动因素 | 第25-27页 |
3.2.1 法律法规强制力 | 第25-26页 |
3.2.2 外部利益相关者压力 | 第26页 |
3.2.3 社会监督力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企业霾污染治理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9-43页 |
4.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4.1.1 理论模型 | 第29-30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4.2 变量设计与测量 | 第31-33页 |
4.2.1 自变量 | 第31页 |
4.2.2 因变量 | 第31-32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32-33页 |
4.3 数据来源与结果分析 | 第33-42页 |
4.3.1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4.3.2 问卷统计分析 | 第34页 |
4.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4-37页 |
4.3.4 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4.3.5 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4.3.6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0-42页 |
4.4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企业霾污染治理社会责任的培育机制 | 第43-51页 |
5.1 培育机制构建原则 | 第43-44页 |
5.2 培育机制框架 | 第44-49页 |
5.2.1 内部培育机制 | 第45-47页 |
5.2.2 外部培育机制 | 第47-49页 |
5.3 企业承担霾治理社会责任的具体践行途径 | 第49-50页 |
5.3.1 企业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 第49页 |
5.3.2 管理者提升绿色管理水平 | 第49-50页 |
5.3.3 员工提高清洁生产效率 | 第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1页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