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企业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研究--以“阅文集团”为例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选题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1.4.1 创新点 | 第15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5 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6-17页 |
1.5.1 定性研究 | 第16页 |
1.5.2 定量研究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网络文学相关的名词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网络文学 | 第17-18页 |
2.1.2 网络文学网站 | 第18页 |
2.1.3 网络文学作者 | 第18-19页 |
2.2 超组织人力资源相关理论回顾 | 第19-21页 |
2.2.1 国外研究 | 第19-20页 |
2.2.2 国内研究 | 第20-21页 |
2.3 网络文学企业的研究领域回顾 | 第21-25页 |
2.3.1 网络文学企业各类的相关研究主题回顾 | 第21-22页 |
2.3.2 网络文学企业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研究 | 第22-25页 |
3. 研究模式构建 | 第25-30页 |
3.1 网络文学企业的总体概述 | 第25-27页 |
3.1.1 网络文学网站的发展历史 | 第25-26页 |
3.1.2 网络文学写作人才的特征 | 第26-27页 |
3.2 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的制度构建 | 第27-29页 |
3.2.1 牵引制度 | 第27页 |
3.2.2 激励制度 | 第27-28页 |
3.2.3 约束监督制度 | 第28页 |
3.2.4 竞争淘汰制度 | 第28-29页 |
3.3 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的整体内容 | 第29-30页 |
4. 阅文集团的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研究 | 第30-50页 |
4.1 阅文集团企业介绍概述 | 第30页 |
4.2 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模型现状分析 | 第30-49页 |
4.2.1 牵引制度 | 第30-32页 |
4.2.2 激励制度 | 第32-43页 |
4.2.3 约束监督制度 | 第43-46页 |
4.2.4 竞争淘汰制度 | 第46-49页 |
4.3 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现状总结 | 第49-50页 |
5. 行业比较的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分析 | 第50-60页 |
5.1 同类行业的比较分析 | 第50-56页 |
5.1.1 网络文学行业现状 | 第50-54页 |
5.1.2 中文在线的管理模式 | 第54-55页 |
5.1.3 同行业企业总体比较分析 | 第55-56页 |
5.2 类似行业的比较分析 | 第56-60页 |
5.2.1 日本手机3G小说模式 | 第56-58页 |
5.2.2 美国亚马逊Kindle模式 | 第58-60页 |
6. 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60-69页 |
6.1 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现状的问题 | 第60-64页 |
6.1.1 牵引制度方面 | 第60页 |
6.1.2 激励制度方面 | 第60-61页 |
6.1.3 约束监督制度方面 | 第61-62页 |
6.1.4 竞争淘汰制度方面 | 第62-64页 |
6.2 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问题的建议 | 第64-69页 |
6.2.1 牵引制度的建议及对策 | 第64-65页 |
6.2.2 激励制度的建议及对策 | 第65-67页 |
6.2.3 约束监督制度的建议及对策 | 第67页 |
6.2.4 竞争淘汰制度的建议及对策 | 第67-69页 |
7. 总结及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 第76-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