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3-24页 |
·研究的几个方面 | 第13-23页 |
·“的_4”是介接成分还是后附成分 | 第15-17页 |
·“V+的_4”是自足的语法结构还是后面省略了一个名词性的成分 | 第17页 |
·“V+的_4”是否是名词性成分 | 第17-18页 |
·“的_4”字的历史演变 | 第18-21页 |
·语气词“的”和“的_4” | 第21-2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语言比较法 | 第24-31页 |
·普遍语法和语言比较法 | 第24-25页 |
·Chomsky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 第24页 |
·历史比较法 | 第24-25页 |
·对应翻译和语法研究 | 第25-28页 |
·语言间的对应关系 | 第26-27页 |
·语义等值 | 第27-28页 |
·《马氏文通》的对应研究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的_4”的语义特征 | 第31-36页 |
·位置特征 | 第31-32页 |
·时态特征 | 第32页 |
·隐含预设信息 | 第32-33页 |
·强调焦点 | 第33-34页 |
·“的_4”结构的否定形式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的_4”与时体标记“了、着” | 第36-40页 |
·“的_4”与时体标记“了、着”的相似性 | 第36-37页 |
·“的_4”与时体标记“了、着”的差异性 | 第37-40页 |
第五章 “的_4”出于“者” | 第40-47页 |
·“的_4”的来源 | 第40-41页 |
·“者”字结构探源 | 第41-42页 |
·“底”字结构与“者”字结构的对应关系 | 第42-43页 |
·“底”取代“者”或是词汇的替代现象 | 第43-45页 |
·上古汉语中的“者”是指示代词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翻译对应中证明“的_4”及其出现的结构的性质 | 第47-53页 |
·汉语“的_4”结构与英语强调结构的对应关系 | 第47-49页 |
·对比论证“的_4”的代词属性 | 第49-53页 |
·论证it强调句中“that”是关系代词 | 第49-51页 |
·“的_4”与it强调句中的“that”在现代语言中均有相应可替换代词 | 第51-53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专著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 | 第56页 |
期刊论文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