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学习三类型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 第10-12页 |
一、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0-1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学习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学习方式的定义 | 第13-14页 |
三、学习方式的分类 | 第14-18页 |
(一) 根据学习的专门化 | 第14-15页 |
(二) 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有无合作伙伴 | 第15页 |
(三) 根据学习中无指导和帮助 | 第15页 |
(四) 根据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程度 | 第15-16页 |
(五) 根据学习的技术手段 | 第16页 |
(六) 根据环境的不同和学习的功用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物理学习方式的分类 | 第18-21页 |
一、有意义的主动性学习 | 第18-19页 |
二、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 | 第19-20页 |
三、有意义的合作性学习 | 第20-21页 |
第四章 某中学高中生物理学习方式的调查与研究 | 第21-28页 |
一、调查的实施 | 第21页 |
(一) 被试 | 第21页 |
(二) 问卷 | 第21页 |
(三) 数据的收集 | 第21页 |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1-24页 |
(一) 数据的处理 | 第21-22页 |
(二) 结果和分析 | 第22-24页 |
三、对策与建议 | 第24-28页 |
(一) 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 第24-25页 |
(二) 实现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 | 第25-28页 |
第五章 探究性物理教学案例 | 第28-34页 |
一、教学目标 | 第28页 |
二、教学重点 | 第28页 |
三、教学难点 | 第28页 |
四、教学器材 | 第28页 |
五、教学方法 | 第28-29页 |
六、教学过程设计 | 第29-32页 |
(一) 引入新课 | 第29页 |
(二) 教学过程设计 | 第29-32页 |
七、板书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高中生物理学习方式调查问卷 | 第37-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