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文学与学术思想中的民族话语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新知与整理国故时期对“东方美”的传承 | 第16-22页 |
·“东方美”对现代文学群体的影响 | 第16-18页 |
·“东方美”引领文学“志业”选择 | 第18-22页 |
·浪漫的文学志业 | 第19-20页 |
·平实的人生志业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现代诗歌与文学批评中的民族话语构建 | 第22-51页 |
·注重诗歌创作与理论的民族化色彩 | 第22-35页 |
·“东方色彩”斑斓的诗国建筑 | 第23-28页 |
·挖掘诗歌理论建设的多元性 | 第28-31页 |
·强调诗歌评论角度的本土性 | 第31-33页 |
·忽略诗歌文化输出的工具性 | 第33-35页 |
·文学批评中的民族话语构建 | 第35-42页 |
·追寻东方文人的历史文化踪迹 | 第35-38页 |
·探寻中国文学文化“史”的叙述 | 第38-40页 |
·勾勒东方文人群体的文化人格 | 第40-42页 |
·闻一多“个性化”的民族话语空间 | 第42-51页 |
·坚定文化立场文化自觉 | 第43-45页 |
·张扬东方文学文化资源 | 第45-46页 |
·承继民族话语传统思想 | 第46-51页 |
第四章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民族话语构建 | 第51-64页 |
·东方民族文学事业的守成者 | 第51-62页 |
·追溯上古神话原生态的民族精神 | 第53-55页 |
·记录诗经楚辞中奇诡的民族想象 | 第55-59页 |
·挖掘唐诗文化中忠勇的民族风骨 | 第59-62页 |
·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东方气象大观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闻一多民族话语研究的价值与时代张力 | 第64-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