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小说创作艺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林海音小说的人物描写艺术 | 第16-32页 |
·传神的人物形象勾勒 | 第16-23页 |
·“缺失者”形象 | 第16-18页 |
·“矛盾者”形象 | 第18-21页 |
·“小夫妻”形象 | 第21-22页 |
·“儿童”形象 | 第22-23页 |
·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 | 第23-28页 |
·善于捕捉人物的“瞬间印象” | 第24-26页 |
·精于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 | 第26-27页 |
·运用现代手法揭示人物的无意识心理 | 第27-28页 |
·注重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 第28-32页 |
·人物性格的纵深刻画 | 第28-30页 |
·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林海音小说的结构艺术 | 第32-43页 |
·丰富的结构形式 | 第32-37页 |
·戏剧化的结构形式 | 第32-34页 |
·叠加式的结构形式 | 第34-36页 |
·散文化的结构形式 | 第36-37页 |
·精妙的结构技巧 | 第37-43页 |
·巧设开头和结尾 | 第37-40页 |
·“倒叙”背后的悬念 | 第40-41页 |
·“必然”之下的巧合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林海音小说的语言艺术 | 第43-55页 |
·温馨的气氛渲染 | 第43-46页 |
·浓厚的“京味”色彩 | 第43-44页 |
·温婉真诚的爱意渗透 | 第44-46页 |
·淡雅的诗境构筑 | 第46-51页 |
·小说中包含散文化笔体 | 第47-48页 |
·细致幽微的诗意表达 | 第48-51页 |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 第51-55页 |
·含而不露的女性话语 | 第51-53页 |
·生动真实的儿童语言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页 |